标签:
人类文明起源探秘文化 |
分类: 借问众神明——密境探踪 |
史前文明的探索与思考 - 西祠胡同
http://www.xici.net/b609040/d62062986.htm
史前文明的探索与思考之四
四、正视人类的史前文明
很多人对于现今考古学家发现的许多史前文明证据抱持着保留态度,每当有科学家发现人类在史前时期曾经有着极高度文明的证据时,有的科学家就会以怀疑的眼光看待这些来自史前时期的文物,而不是以客观的角度来审视,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受了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
因为科学家先依据达尔文的进化论描绘出一张各种生物的演化树,而这个演化树的时间尺度是经过地质学的沉积先后而决定的。虽然进化论到目前为止仍只是一个假说,但是当演化树的时间尺度确定了以后,却被许多后期的科学家们认为是不可动摇的了,所以一旦在比较古老的地质层发现“不应该”出现在那儿的化石,科学家就怀疑那个化石,认为极有可能是不可信的。
科学的发展,如果老是抱着过去的理论不放,科学是不会进步的。以物理学来说,牛顿的古典力学在过去几世纪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不可动摇的。然而当物理学家把观察的对象转移到微观的电子运动时,却发现牛顿的力学并不适用于电子的运动。于是物理学家们又发展了量子力学,用以解释电子的运动轨迹。如果当初物理学家抱着牛顿的力学不放,今天的物理学是无法突破的。同样的,进化论只是一个理论,不应该当作不变的金科玉律,应该要随着新的发现,提出更合理的学说。如果紧抓着一两百年前的理论不放,那么对于生命本质的研究将永远是人类的谜。
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人类的头脑会越用越聪明,越来越进化,因此对于古代的科技发明我们现在的科学应该可以很容易地做出完美的解释。
然而以下的一些例子却告诉我们,用这套理论并无法说通。
许多尚存的古代知识,一直是人们好奇与探求的对象,如中国的八卦、易经、河图、洛书,我们现在的人都还不能全然了解其中的智慧,然而这是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有的东西。还有很多科学家发现了中国的金、木、水、火、土五行学说,和易经的道理,拿来对照现在的科学是非常吻合的。比如有科学家把化学元素表对照五行做了比较,发现五行学说非常合理,而且有些部分还超出现在科学的认识。看来古人的智慧还超出了现在的人呢。
另外,现在有许多气功在社会上流传,这些气功都有好几千年的历史了。练过气功的人都知道,练气功可以改善身体,祛病健身。而修炼有术的,还可以开发人体的特异功能,做一般人动手动脚都做不来的事情。几千年前的古人究竟是怎么发明出这么高深的东西呢?
对于这些现象许多人尝试做解释,可是都不能完全说清,所以这就成了不解的谜。然而在我们看了许多相关的资料后,包括考古学家的发现、史前灾难的证据、不能解释的史前遗迹等,我们清楚地得到一个可以很好的去回答诸多不解之谜的答案:史前文明确实存在!而且还不只一期,存在着多个不同的时期。人类不但不是猴子变来的,而且在过去的历史时期还曾经创造了比今日更加辉煌的文明。在奥克洛发现的核反应堆(核子反应炉)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根据调查,核反应堆建造的时间是二十亿年前,运转了五十万年,这样的天文数字是今日设计核反应堆的工程师难以想像的。另外在印度的叙事诗《摩诃波罗多》中提到了古时候的人打仗曾以飞弹武器互相攻击,在印度甚至发现有类似核子武器造成的核爆炸遗迹。
古国印度位于亚洲南部,早在距今五千多年前,印度次大陆就已经有了远古先民,其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早为世人熟知。印度的两部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内容广博,包罗万象,被世人誉为诗体的古印度百科全书和世界文化宝库中两颗璀璨明珠。
《摩诃婆罗多》这部史诗的主要内容,是描写古印度婆罗多族的两个分支——俱卢族与般度族之间的战争。这场战争规模浩大,许多国王和神灵分别参加了双方的战斗,其惨烈程度为世所罕见。根据历史学家考证,这场大战有一定的事实背景。近年来,有些学者重新研读这部史诗,发现其中竟描述了多种高科技武器和飞行器。这些武器和飞行器远远超过了古诗产生的时代,甚至在今天看来也十分先进。
在古诗的描述中,有一种神所禁止使用的特别可怕的武器叫“厄尼亚”,是一种“无烟飞弹”,在战场上无人能逃避这种武器的伤害。施放这种武器时:“它喷火,但无烟,威力无穷。刹那间,烈风刮起,云雾翻腾,太阳似乎在空中摇晃。抛下大量灰尘和沙石,……大地遭受烧灼,不断震抖,象群被高温烧焦,其他动物也倒地而死,烈焰翻滚,树木像遇见森林大火,成排倒下,密集的火舌不断像大骤雨般地从四面八方落下,数千辆战车被毁掉,……阵亡者的尸体被可怕的高温烧得残缺不全,如同烧焦的树干。在此之前,我们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可怕的武器。”
据考证,这部古印度叙事诗虽然定型于公元五世纪,但其中的英雄和战争故事是以约公元前1400年至公元前1000年之间的史实为根据的。书中所记载的史实比成书的时间要早近2000年。但诗中描述的情景却与核爆炸引起的超高温大火非常相似。
史诗对战争场面的描述:“廓尔喀乘坐他的‘维玛那’(一种飞行器)迅速飞行,向维里什尼族和安达咯族的三个城市投掷一枚充满宇宙全部威力的射弹,一缕白烟从地上升起,光亮犹如一万个太阳。这种名为‘铁霹雳’的秘密武器,将敌人全部化为灰烬,尸体烧到无法辨认,头发和指甲全脱落,食物受染中毒。战士们纷纷跳入溪流,将自己及随身装备洗干净。”
过去人们读到这些描述时,往往认为这只不过是对战争之惨烈的一种夸张。但看到受害者的头发与指甲全部脱落,食物污染中毒等等细节的描述,联想到日本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时产生的核辐射,可以说是如出一辙。至于施放武器的一方跳入溪流的行为,也只能用防止辐射尘的污染来解释。
那么廓尔喀乘坐的“维玛那”又是什么呢?
诗中写道:“‘维玛那’借助于水银和一种强大的推进气流,确定了在九天航行的路线。它的飞行距离可以是无限的,飞行方向可以从上往下,从下往上,还可以从后往前。”
这不就是可控式太空飞船吗?在这部史诗中,飞船曾多次出现。史诗中在描述英雄阿周那乘坐飞船时:“乘上这太阳形的飞船,阿周那飞升而去,当到达一个凡人看不到的地方时,他发现了数百艘其他飞船。在这个地方,太阳和月亮都不发光,更不用说火炬了。这里巨大的天体,就是在地面上观测到的星星,它们在地面上看起来不过像是远方的灯盏……”
有人认为,这是对飞出大气层后的外层空间非常准确的描写。如果目击者没有亲身经历过这种飞行,单凭古人的想象,恐怕是无法写出这样逼真的细节的。
考古学家发现,古印度典籍中在计算时间上使用了两种与远古时代非常“不适宜”的数学概念:“卡尔帕”和“卡希达”。这是一种什么时间概念呢?“卡尔帕”相当于42亿3200万年,而“卡希达”则相当于1亿分之3秒。人们不禁想问,我们想象中的印度古代先民,住着草房、身遮树叶以采果为生,不论是42亿年,还是1亿分之3秒,这样的天文数字他们用得着吗?然而,这个看似不着边际的疑问在核物理专家那里似乎得到了解答。他们认为:在自然界需要用亿万年或者亿万分之几秒来量度的只有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率。大气的放射性有三种来源:自然因素、原子弹或热核弹爆炸、原子反应堆运转产生的放射性和核裂变产物。铀是一种重要的开发原子能的核燃料。1公斤铀放出的能量相当于250万公斤煤的能量。铀所有同位素都是放射性的,铀-238半衰期45亿1000万年,也就是说,每过45亿年便要变掉自己质量的一半。而K介子的寿命只有百万分之一秒,这与古印度人所使用的“卡尔帕”和“卡希达”,即42亿和1亿分之3秒时间概念相当接近。但是我们知道:放射性是法国物理学家于19世纪首次发现。1942年,物理学家E.费密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建成世界上第一个核反应堆。难道那些远古时代的印度先民,就已经掌握了量度核物质(例如铀)的技能,还制造了原子弹进行核爆炸?难道他们真的早已目击过诸如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在原子弹爆炸时所产生的核辐射、核裂变的巨大灾难和威力?
印度史诗中这些核爆炸的描述,引起不少学者的关注和思考。前苏联学者格尔波夫斯基,在印度恒河流域研究一具古人体残骸时,曾惊异地发现其体内的放射性比正常人要高出50倍。后来他把这一发现写入自己的著作《古代之谜》中。著名物理学家索曾固执地说:“我相信人类曾经有过多次文明,并早已熟悉了原子弹,但由于误用,他们遭到了毁灭。”而英国学者捷文鲍尔特和意大利学者钦吉则认为,在公元前1750年,一艘外星人乘坐的核动力飞船在印度上空游弋时,意外发生了故障而引起了核爆炸。
《摩诃婆罗多》包罗了印度远古时代的众多典籍,在印度一直被视为圣书。古人对高科技事物的描述,往往是曲折的反映并带有神话色彩,但其中某些细节的真实性却是难以泯灭的。近年来,不仅在印度,人们在巴比伦、撒哈拉沙漠及蒙古的戈壁滩也相继发现了类似核战争的废墟,甚至在非洲还发现了20亿年前就被开采过的古代铀矿。人们不禁想问:在史前时代的印度,究竟曾发生过一些什么样的事件呢?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个事实─再辉煌的文明却终究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为什么?是人心。高度发展的文明随之而来的败坏人心,使人安于逸乐,挥霍无度。每一次人类文明都是在这种情况下毁掉的。当考古学家考察沉到海底的金字塔的雕刻时,竟然发现许多令他们看了会脸红的雕刻作品,这些并不是艺术,而是人类道德低下后的产物。所以今天建造海底金字塔的人类早已消失,尽管当年他们的技术再卓越,创造再惊人,仍不能逃过上天的公平审判。
综观人类历史,冲破旧观念的真理,在普遍为人接受之前都是障碍重重,历尽艰辛。本文的观点,可能又会招来种种非难。我只是想把它提出来,把理智思考的机会留给公众。至于给我的责难,也许是很好的礼物。新事物的诞生历来如此。
当今的科学,许多人引以为荣:人们庆幸地球这个得天独厚的星球,在宇宙中不多见的环境中孕育了生命,庆幸从低等生物成功地进化出了人类,尤其自矜从古代的愚昧到今天科学的巨大进步。但是近二十年来,越来越多古生物学和考古学的事实,使得这种科学的信仰开始动摇了。
进化论曾经作为十九世纪的重大发现,成为现代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现代生物学的基础,也是近代生理学、伦理学、心理学、哲学以至社会意识的基石。但是,进化论的危机,使一些学者重新审视人类真正的历史,探寻人类真实的由来。另一方面,对化石重新的严格鉴定和系统总结使进化论的证据更加飘渺,而史前文明发现和深入研究无疑是对进化论的最后一击,一些学者开始重新审视现代的科学。
一些史前文明遗迹展现的高度发达的科技,是今天的人类望尘莫及的,从中我们看到了今天科学的巨大局限性和误入歧途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