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跟岁月较劲--老头挥杆动作探索
(2012-11-12 09:43:10)
标签:
杂谈 |
最近一直在练习场,对头部稳定的挥杆模式进行复习。出球的方向稳定了许多,但是距离明显比原来的挥杆模式短了,这也解释了前几场球为什么总是上果岭的一杆打短。
距离总是男子选手孜孜不倦的追求,俺也不例外。于是尝试通过动作幅度加大,增加距离,不过难以做到头部稳定和下盘稳定,出球方向自然很乱。经过一番尝试,俺终于认识到,现在的腰已经是老腰了,岁月的侵蚀加上年轻时候老伤的影响,使俺的腰部已经不能做出足够的扭转。实际上近两年一号木开球已经很难达到280码了,只是俺心态年轻,一直没有注意到身体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
在闷闷地喝过一瓶二锅头后,俺正式开始了老头式挥杆的摸索。
上杆现在基本上是3/4幅度,短铁还要小一些。送杆基本上是1/2幅度,转到3/4幅度都是很困难的。重心转移幅度也在缩小,尽可能不让膝盖有大的弯曲,这样左膝一直以来的疼痛有了显著缓解,爬楼梯容易多了。尽可能保持左右大臂在挥杆过程中与胸的接触,触球和出球方向靠身体来控制还是比较靠谱的。
从练习场看,短杆貌似下降了10码左右,中长杆看不清楚,需要下场对所有的杆重新进行距离标定。
也在寻找一些增加身体柔软度的简易体操联系,至少不要让身体僵硬得太快。
前一篇:几个概念的澄清与探讨
后一篇:稳定击球前瞬间--问题以及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