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798

(2008-06-25 15:17:05)
标签:

我记录

走进

798

休闲时光

随笔

分类: 休闲时光

   6月14日在我的提议下,女儿以及我们同院的一个朋友一行三人相约去了北京798艺术中心。走进798因为它的盛名,成为我一直向往的地方。798地处北京的东北角,我们住北五环,几乎要穿城而过。但浓浓情怀的驱使,我游兴颇高的还是如愿以偿走进了798走进798

   据了解:798是以上世纪50年代的工厂名字命名而成的艺术区,它在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大山子地段,所以又称它是大山子艺术区。这里原是老国营的798电子工业的老厂区所在地。这段区域曾经叫做“718联合厂”,是由六个厂联合组成,其全称为“国营北京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也是50年代由苏联援建、东德负责设计建造的重点工业项目,它见证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历程。走进798厂区的部分建筑为典型的包豪斯风格的建筑,面积约有60多万平米。
 
    2001年开始,随着北京城市化进程的扩张,这些曾经辉煌的工厂无奈也只好随着城市扩张而逐步迁出或转向,于是一些来自北京周边以及北京以外的艺术家开始集结于此,走进798艺术家们充分利用原来厂房的风格,成规模地租用和改造这些闲置厂房,然稍作些许装修和修饰,一变而成了极具特色的艺术展示和创作空间,走进798至此已逐渐形成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时尚店铺、餐饮酒吧等各种时尚与艺术空间的聚集区,同时成为了北京都市文化的新地标。

     在这一区域里,工业生产与艺术创作,传统工业化的规范与现代艺术的个性化相得益彰。在对原有的历史文化遗留进行保护的前提下,原来的工业厂房被重新定位,设计和改造,对建筑和生活方式进行了全新的诠释,走进798这些被闲置的厂房经过艺术改造演变后,自身也成为了新的建筑艺术品,在历史文脉与发展模式之间,实用与审美之间,以及与厂区的旧有建筑展示之间都保持了十分完美的对话。走进798经由当代艺术、建筑空间、文化产业与历史文脉及城市生活环境的有机结合,目前的798已经演变为一个文化概念,以及所形成的具有国际化色彩的“Soho式艺术区”及“Loft生活方式”和极具活力的中国当代文化与生活的崭新模式,加之众多艺术家的“扎堆”效应和名人效应而引发的各类专业人士及普通大众对其强烈的吸引力。在城市文化和生存空间的观念上也产生不小的震动和前瞻性影响。

   如今的798不仅已跃升成为国内最大、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区,而且亦引起了海内外和大众相当高的关注度。

   我们去的那天不很凑巧,天老是阴沉着脸,还不时下着丝丝细雨,不过我们主要穿梭在各类展室,工作室参观。走进798这里可以说不仅仅是艺术家的天堂,艺术的门类很宽泛,包括摄影,雕塑,绘画,空间设计、广告设计、家居家具设计和服装与形象设计,走进798而且也是“小资们”的乐土,包括不同风格的精品家居,时尚酒吧,艺术书吧,瑜珈中心,美术商店等等,游离在其中的人群,要么是艺术家,要么是热爱艺术的人士,对于我等谈不上热爱艺术的圈外人似乎仅是看热闹的而已,但可能出身在书香门第的缘故,好歹还是粘了那么丁点书香气。小时的我,对音乐,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但由于生不逢时,艺术萌芽的时候就无奈被扼杀了,不过至今对艺术我还是那么情有独钟。

   在短短的不到两小时的时间里我们参观了798包括89岁高龄的吴冠中老先生丝网版画作品展;走进798  希腊文化部举办的融超经验希腊2008艺术作品展,走进798韩国金成男先生隐藏的官能作品展,走进798以及一些艺术家工作室。

   走进798,的确让我在大饱了眼福的同时,更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流行与变化,走进798以及艺术所具的那份独特魅力,走进798感受到了艺术家们通过作品所带来的那份视觉艺术,行为艺术等等的震撼。走进79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