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眺望终南山

(2014-10-17 18:45:21)
标签:

佛学

 

眺望终南山

 

终南山又名中南山、地肺山、南山、秦山、道教称太乙山,是秦岭自武功以东至蓝田以西一段的总称,也是古长安附近各山的主脉。它横亘在渭河以南,古长安就处在它的怀抱之中,使它有负山面水的形势。站在终南山之巅极目北望,不仅渭水环绕古长安之北,更有那九曲黄河在北方绕了一个大“几”字形,护卫着秦川之中的长安这颗明珠,使长安处在山环水绕的大气象、大格局之中。

雨后天晴,从西安遥望终南山,重峦叠嶂,苍翠无际,积雪云雾,气象万千。今生活在西安的书法家,大都要纵笔书写唐代诗人祖咏的《望终南余雪》: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据说这诗是参加国家考试的应试时所作。本来唐代应试诗应该按照规格写成,曾定为六韵十二句,但祖咏只作了这样四句就交了卷。有人问他为何不把全篇写出,他说,意思已经写完了。结果,那些按规格写成的诗没能广为传播,而这首没按照规格写的简洁明快的诗句,却众口相传,永存于人世间。

唐代诗人吟咏终南山留下无数佳作,但最能给我以欣然陶醉感的是李白的《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山月随人归”,把明净的月光写得如此温馨有情;欢言笑谈,美酒共挥,使我们看到了李白畅怀豪饮的神情;“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写出诗人酒后的风味,陶然把尘世间的宵小之心,一扫而空,显得淡泊而恬远。

 

终南山又像一册文化课本。翻开它,我们会读到几条历史悠久的汉语成语。

 

 寿比南山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如松柏之茂。”(你像上弦月渐满,又像太阳正东升,你像南山寿无穷,你像松柏长茂盛。)自从《诗经.小雅.天保》唱出这祝福的天籁之音后,三千多年来,“寿比南山”、“寿比南山不老松”就成为中国人祝寿时使用频率最高的成语,终南山就成为一座与中国人对于生命的祝福有关的山。贴切的比喻、美好的象征、诚挚的寄托。对尊敬的长者、对幸福的寿星,我们祝福一声“寿比南山”,大家都觉得入耳入心,不嫌这话俗套。南山巍峨延绵,松柏葱郁长青。“寿比南山不老松”,这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心中的美好愿望,已经积淀为一种潜意识,一种期盼,一种健康理念,一种福文化的表征。

与南山松柏相比,作为个体生命的人都是瞬息间的匆匆过客。但人却向往着永恒和无限。三千多年前,我们华夏民族祖先中的伟大诗人,将自己有限的生命比附于永恒的南山松柏,热烈歌颂并紧紧把握短暂的生命,其中蕴涵着一种深邃睿智的生命哲学。

 

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中国成语大辞典》:比喻天下太平,不再作战。《尚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南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联合国大厦前的草坪上有一座雕塑:一支手枪枪管像绳子一样挽了一个疙瘩。这寓意和中国的“铸剑为犁”大致相同。追求和平,是人类社会的伟大目标。天下太平,放马于南山之阳,一派春和景明的祥和气象,那时多么令人舒心快意啊!可是,为了这一天早日到来,我们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仍须厉兵秣马,枕戈待旦,斗志不容稍减。

 

终南捷径

这个成语要从唐代一个叫卢藏用的人有关。卢藏用(约656-713年),唐代幽州涿(今河北涿县)人。少以词学著称,工篆隶,好琴棋,与陈子昂、赵贞固友善。《新唐书.卢藏用传》载:卢藏用想入朝作官,就隐居于京城附近的终南山,期望朝廷召用,时人称之为随驾隐士。后果被召入仕。累官至吏部侍郎,黄门侍郎、兼昭文馆学士,转工部侍郎,尚书丞。当时,天台山著名道士司马承祯(647735),被唐睿宗召入宫廷,问以阴阳术数及治国之事。承祯所答甚合睿宗之意。壑宗问道既毕,他便辞别还山。时任尚书左丞的卢藏用出面挽留。藏用手指终南山对司马承祯说:“此中大有嘉处,何必天台!。”但司马承祯不以为然,他觉得这终南山离京都太近,王公大臣拜访不断,终日间接待没完没了,闹闹攘攘,不利于道者隐居。承祯说:“以仆视之,仕宦之捷径耳。”承祯还是走了。从此,“终南捷径”就指谋求官职、追求名利最近便的门路和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

相比于今天官场上的一些人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卢藏用当年胸负才学,隐居终南,待召为官,显得文雅高洁多了。

过河要解决船和桥的问题,摸着石头过河也是一种办法;办任何事情都要讲究少投入多产出,找出优化的方案。从这个意义上讲,就是要走“终南捷径”。 你干嘛非要用铁棒磨成针呢?你用铁钉磨成针不是更快更好吗?

 

说到终南山,就让你情不自禁地想到山中的路。这山谷中有两条山路曾经和汉族的命运紧密相连。

一条是子午路,是古长安通往汉中、四川的要道之一。公元前206年,刘邦参加项羽的鸿门宴之后,去南郑作汉王,走的就是子午路。唐代,给杨贵妃送荔枝也取道子午路,因此这条路也名荔枝路。

另一条是武关路。是古长安经商洛通楚、豫的重要通道。秦始皇28年,“自南郡由武关归”,走的是这条路;刘邦率军经武关攻入咸阳,走的也是这条路。如今,高速路经秦岭隧道穿越终南山,只需十几分钟时间。就修路来讲,我们确实超越了古人。但古人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创造历史时创造的智慧和不朽的诗篇,永远给我们以精神上的启迪滋养,我们绝不敢妄言在这方面超越了古人。

 

相关阅读: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注:程大昌曰:“终南山横互关中,南面西起秦、陇,东彻蓝田,凡雍、岐、眉、户、长安、万年相去且八百余里,而连绵峙据其南者,皆此一山也。”毛公曰:“终南,周之名山中南也,中南即终南也。”《关中记》曰:“言居天之中,都之南也。”

《辞海》:终南山,在陕西省西安市南。一称南山,即狭义的秦岭。古名太一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秦岭山峰之一,主峰海拔2604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