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丝路茶座:丝绸--丝绸之路软黄金的真相

(2014-08-11 16:33:05)
标签:

佛学

 

 

丝绸:丝绸之路软黄金的真相

 

丝绸--丝绸之路上的软黄金。

只是,这软黄金为谁所有呢?

蚕吃桑叶,吐出的是丝。

养蚕织丝人辛苦劳作,织出丝绸“为公子裳”。

今天的农民工,建成了高楼大厦,自己仍住柴门瓦舍。

 

汉代桓宽《盐铁论•散不足》:“古者庶人耋老而后衣丝,其馀衣麻枲而已,故命曰布衣。”西汉的桓宽这样说:古代普通人要到八九十岁才能穿丝绸衣服,在这以前,只能穿麻衣。所以老百姓称为布衣。“布衣”是相对于丝绸而言的,作为平民百姓的称谓,由来已久。

《诗经·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说一个小伙子,怀抱布匹来换丝。说明西周时期丝织品是当时市场的交换物,用以交换。据西周时期青铜器曶鼎铭文记载,西周中期5个奴隶才能交换1匹马加1束丝,即“匹马束丝”,可见当时丝的价值是何等昂贵。

丝绢因其珍贵,就成为历代皇家专用品,皇帝常以丝绢为奖品,尤以唐代为甚。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太宗两次赏赐魏征,每次赐绢五百匹。第一次是:

 

岭南酋长冯盎、谈殿等迭相攻击,久未入朝,诸州奏称盎反,前后以十数;上命将军蔺謩等发江、岭数十州兵讨之。魏征谏曰:"中国初定,岭南瘴疠险远,不可以宿大兵。且盎反状未成,未宜动众。"上曰:"告者道路不绝,何云反状未成?"对曰:"盎若反,必分兵据险,攻掠州县。今告者已数年,而兵不出境,此不反明矣。诸州既疑其反,陛下又不遣使镇抚,彼畏死,故不敢入朝。若遣信臣示以至诚,彼喜于免祸,可不烦兵而服。"上乃罢兵。冬,十月,乙酉,遣员外散骑侍郎李公掩持节慰谕之,盎遣其子智戴随使者入朝。上曰:"魏征令我发一介之使,而岭表遂安,胜十万之师,不可不赏。"赐征绢五百匹。(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二)

 

魏征明察善断,获巨奖也宜。

 

现代工业文明之前的两千多年里,丝织品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名牌产品。但究其实,中国老百姓并没有在丝绸贸易中得到多少实惠。这里暂不论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