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或”、“且”、“逗”、“顿”的用法

(2012-03-25 21:11:50)
标签:

原创

 在解答填空题时,经常出现两项或两项以上的填项,那么怎样把这些填项连起来呢?下面分类谈谈“或”、“且”、“逗号”、“顿号”的用法。

 

一、“或”的用法

    当某一事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可能情形时,每种情形之间用“或”。

  1. 已知 ,且 ,则 的值等于__________

    分析:由 ,可得 ,又 ,因此xy异号。当

5

 

二、“且”的用法

    当两种或两种以上情形同时成立时,才能使某一事件有意义,这时每种情形之间用“且”。

  2. 分式 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分析:x的取值应使分式有意义,即使

   

    必须同时成立,故

 

三、“逗号”的作用

    当某一对象在某一范围内有多种对应关系时,每个元素间用“逗号”隔开。

  3. 若代数式 的值不大于代数式 ,那么x的正整数解为________

    分析:由已知得 ,解得 ,所以x的正整数解为123

 

四、“顿号”的作用

    当求多个同等对象时,多个对象的答案可按先后次序用“顿号”隔开。

  4.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4cm,其中一边长为3cm,则另外两边长各是________

    分析: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4cm,一边长为3cm,则这一边必为底边(否则此三角形不存在)。因此另两边长各是5.5cm5.5c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