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物理竞赛教育 |
分类: 家有儿女 |
一、竞赛的宗旨
积极推进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全面落实 “二期课改”的《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试行稿)的要求,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物理的需要,培养学生乐于交流、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发展学生观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在信息化环境中的学习和探究能力,选拔参加市级竞赛学生。
二、命题的要求
1.命题的内容和要求以 “二期课改”的《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试行稿)为依据,适当参照中学物理竞赛大纲,命题的范围为《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中的力学部分(包括基础型和拓展型课程)。适当参照中学物理竞赛大纲,
2.命题以能力立意,着重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本次区级竞赛试卷采用个人赛笔试。
4. 市级竞赛试卷分个人赛和复赛试卷(团体赛)两类,复赛试卷的试题主要是小组合作(每组3人)共同完成的项目,具体要求参见所附“团体决赛(实验竞赛)要求”一文。
三、竞赛日程
5月18日(周日)上午9:00——11:00,在复兴高级中学举行市级个人赛
6月1日(周日)下午1:30——4:30,在复兴高级中学举行市级复赛(团体赛)
四、评奖办法
本次竞赛设个人奖,分市重点中学组、一般完中组,各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五、参加对象
个人赛为全体在校高一学生。复赛主要在本市“TI数理教学技术实验学校”及各重点中学组织学生参加,其它学校的学生,如果计算器的使用掌握较好,而且积极要求参加团体竞赛,可向所在学校提出,再通过区教院研训部中学高中物理室组织报名,但每中学只能上报一组,且至少有二名学生被选拔参加市个人赛。
附件:上海市第十四届高中物理基础知识竞赛(TI杯)
团体决赛(实验竞赛)要求
1、考试范围:
理论要求:高中物理运动学、牛顿力学、功和能、冲量与动量(碰撞)、振动与波。
实验要求:能用以上物理知识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
2、可能用到的实验器材:
(1)高中物理实验(力学部分)涉及的各种常用实验仪器,如:游标卡尺,米尺、秒表、物理天平、弹簧秤等。
(2)TI实验器材:TI-83plus,CBL2,力学中的常用探头(CBR或Vernier Motion,光电门,双程力探头,加速度探头、电压探头、声音探头),TI-83plus内置程序Physics(02/15/01版本)、CBL/CBR(Ver.1.00版)或自编应用程序。
3、团体赛竞赛规则:
(1)参赛队组成:参赛对象为高一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赛,每小组由3名学生组成,其中至少有2名学生参加过初赛,且具有初赛成绩。每中学只能有一个小组代表学校参赛,竞赛时小组3名同学必须同时出席(不能临时调换小组成员),否则视为弃权。
(2)竞赛要求:由实验操作、答辩两部分组成。其中
l
l
(3)竞赛过程:由实验操作、答辩两部分组成。其中
l
l
(4)评分: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小组在实验操作、答辩过程中的表现,实验完成情况和答辩情况综合评分。
4、注意事项:
学生需自带的器材TI-83 plus每组至少一个。
为了公正起见,学生不要佩带或穿着带有明显学校标志的服装和校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