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举办上海市第十四届高一物理竞赛

(2008-05-05 21:35:38)
标签:

物理

竞赛

教育

分类: 家有儿女

                   关于举办上海市第十四届高一物理竞赛

一、竞赛的宗旨

积极推进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全面落实 “二期课改”的《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试行稿)的要求,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物理的需要,培养学生乐于交流、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发展学生观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在信息化环境中的学习和探究能力,选拔参加市级竞赛学生。

二、命题的要求

1.命题的内容和要求以 “二期课改”的《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试行稿)为依据,适当参照中学物理竞赛大纲,命题的范围为《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中的力学部分(包括基础型和拓展型课程)。适当参照中学物理竞赛大纲,

2.命题以能力立意,着重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本次区级竞赛试卷采用个人赛笔试。

4. 市级竞赛试卷分个人赛和复赛试卷(团体赛)两类,复赛试卷的试题主要是小组合作(每组3人)共同完成的项目,具体要求参见所附“团体决赛(实验竞赛)要求”一文。

三、竞赛日程

5月18日(周日)上午9:00——11:00,在复兴高级中学举行市级个人赛

6月1日(周日)下午1:30——4:30,在复兴高级中学举行市级复赛(团体赛)

四、评奖办法

本次竞赛设个人奖,分市重点中学组、一般完中组,各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五、参加对象

个人赛为全体在校高一学生。复赛主要在本市“TI数理教学技术实验学校”及各重点中学组织学生参加,其它学校的学生,如果计算器的使用掌握较好,而且积极要求参加团体竞赛,可向所在学校提出,再通过区教院研训部中学高中物理室组织报名,但每中学只能上报一组,且至少有二名学生被选拔参加市个人赛。

 

附件:上海市第十四届高中物理基础知识竞赛(TI杯)

团体决赛(实验竞赛)要求

 

1、考试范围:

理论要求:高中物理运动学、牛顿力学、功和能、冲量与动量(碰撞)、振动与波。

实验要求:能用以上物理知识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

2、可能用到的实验器材:

(1)高中物理实验(力学部分)涉及的各种常用实验仪器,如:游标卡尺,米尺、秒表、物理天平、弹簧秤等。

(2)TI实验器材:TI-83plus,CBL2,力学中的常用探头(CBR或Vernier Motion,光电门,双程力探头,加速度探头、电压探头、声音探头),TI-83plus内置程序Physics(02/15/01版本)、CBL/CBR(Ver.1.00版)或自编应用程序。

3、团体赛竞赛规则:

(1)参赛队组成:参赛对象为高一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赛,每小组由3名学生组成,其中至少有2名学生参加过初赛,且具有初赛成绩。每中学只能有一个小组代表学校参赛,竞赛时小组3名同学必须同时出席(不能临时调换小组成员),否则视为弃权。

(2)竞赛要求:由实验操作、答辩两部分组成。其中

       实验操作部分:设计简捷、合理、正确、有创意;能正确选择设备和仪器,TI设备和实验操作熟练,无明显错误,实验记录(包括实验数据和图像)完整;实验结果基本符合试题要求;实验过程中能体现队小组成员间的分工、合作精神。

       答辩部分:小组成员对实验仪器的使用以及对实验理解程度的口头表述正确、条理清晰、流畅。

(3)竞赛过程:由实验操作、答辩两部分组成。其中

       实验操作(60分钟):以小组为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填写实验报告)。

       答辩(10分钟):完成实验后,以小组为单位参加面试答辩。

(4)评分: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小组在实验操作、答辩过程中的表现,实验完成情况和答辩情况综合评分。

4、注意事项:

学生需自带的器材TI-83 plus每组至少一个。

为了公正起见,学生不要佩带或穿着带有明显学校标志的服装和校徽。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教研室

                        2008年3月5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