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谈如何运用认知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组织教学

(2010-11-15 10:25:19)
标签:

师范

认知心理学

英语教学

学生学习

学习动机

组织

教育

分类: 認知——寶貴的財富
内容提要:主题式英语教学应更新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探索适应“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学模式,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积极学习,着眼全面素质提高,注重因材施教和个性发展。贯彻听说领先、读写及时跟上的教学原则,着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使课堂教学信息多、密度高,节奏快,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掌握自学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发展智力,从而使学生达到德、智、体、美、劳和个性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

主题式英语教学中运用认知心理学原理组织学生积极的英语学习

主题式英语教学我认为是一种具体的教法,更是一种教育思想,其实质是:教学过程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确立的主题组织教学,树立学生是外语学习的主人翁的观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掌握学习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发展智力、情意,从而使学生达到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

英语课是基础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确立主题式英语教学中让学生积极的学习的思想,有助于学生兴趣的提高、学习情感、道德水准、文化知识、潜能、个性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独立自信、积极主动、有创造精神的合格人才。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习的驱动力。学生没有学习动机,旧象机车没有发动机。学生有了足够的学习动机,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能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机车就能飞驰。 但是,传统的英语教学往往采取的是灌输式教学,在教学中,不少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还在采用,这种教学方式重智轻德;重应试轻素质;重书本知识轻外语实践;重教师的教轻学生的学;重知识掌握轻能力培养、师生相互沟通的愉快情感。学生消极被动学习,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造成学生对外语的厌学情绪,并直接影响外语教学的质量。主题式英语教学就可以引起学习注意的集中,让学生围绕中一个他们熟悉、关心的主题,深入学习,掌握教学要求,完成教学目标。

心理学家FEATHER(1982年)的学习动机“期望—价值“理论指出,人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获得有价值结果的期望,同时外部环境也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们应提高学生“价值”、“期望”。主题式英语教学区别于传统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立足点,变灌输式教学为积极学习,面向全体学生,着眼全面素质提高,注重因材施教和个性发展。树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激励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认知教学心理学指出:学生的学习可能仅仅是对学习任务或活动本身感兴趣,而不是因为学习之外的什么东西令人感兴趣。;强化记忆,活跃思维,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扎实掌握外语知识、技能,培养为交际运用外语的能力,发展智力和情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保证教学质量,强化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相互协调作用。这些都是与主题式教学要求相一致的。

一、学生是外语学习的主人、协调者和创造者。

主题式教学要求以确立的主题为主线而展开听、说、读、写。听、说、读、写言语交际活动是人类认识和变革活动的一种基本形式,是广泛获取知识,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听、说、读、写言语交际活动是一个双向积极主动的协调的创造性的过程,是一种高级神经系统的智力认知活动。学生通过自己熟悉、了解的主题的“亲和力”强化了(提高了)听、说、读、写的自觉性。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作为听话和说话人,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对所交流的思想、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推理等内部心理活动,创造性地选择和组织语言材料、表达意义,从而达到相互协调理解、表达思想和传递、吸收信息的目的。

既然言语交流活动是一个双向积极主动的协调的创造性过程,那么学习掌握言语交际能力自然也是一个双向积极主动的协调的创造性过程。学生作为英语学习的主人,是积极主动的协调者和创造者。学生认识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就是在言语交际中获得发展的,是学生通过已掌握的知识、能力感知新知识、新能力,并逐步纳入已掌握的知识、能力而日趋实现的,这是英语积极学习的根本。学生只有充分理解自己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才能调动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把消极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积极主动接受并运用语言知识。

知识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主体积极作用于客体,从而导致自身的认识和智力的发展。学生学习是用自己的大脑亲自获得知识,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学习,还要让他们学会如何学习。学习不仅要掌握一门学科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还要掌握学习的基本态度和基本方法,要求学生亲自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去发现知识的结构和规律,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二、确立主题,保持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是积极学习的重要因素。

学生的兴趣来源于多方面,社会、个人的需要,认知心理学认为:善于学习的人,应该是善于培养自己学习兴趣的人,不仅要学习感兴趣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应该学会对要学东西的兴趣。小学生,在小学阶段主要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为主,因此,作为教师在教会学生一些调动自己学习兴趣方法的同时,也要重视设计好主题。英语被称为“国际语言”,其社会需要不言而喻。认知教学心理学,认为这些是“认识到学习兴趣的动力作用”,爱因斯坦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习的动力,成才的起点。

目前,现行教材无论是阅读量还是趣味性都有一定不足,作为教师应在教学中大胆改革,优化课本练习,增加补充练习,并依据课文内容辅以相关的文化教育,包括国家的经济、社会、政治、历史、伟大人物以及社会习惯、学生生活、家庭教育、环境交通等诸方面,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也是中学外语教学目标之一。

学习的自信心是学生自我肯定、自我评价学习效果并期望获得老师、同学及社会的信任的一种情感。认知心理学认为:自信是增强学习兴趣的热能。满怀信心、积极进取、追求成功是自信心的积极表现。学生具有充分的自信心就能产生力争参与言语交际活动的愿望。

自信心和兴趣提高了学习质量,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学习的成功又反作用促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形成积极学习的良性循环。因此,教师应在英语课堂内外帮助学生营造一个积极主动、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气氛,使学生感到英语不仅不难学而且很好学,进一步激发学习英语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学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