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聚餐

(2022-07-27 16:05:17)
标签:

情感

分类: 心韵随痕

聚餐

521日,带着母亲,约着姐姐一家去汉阳希尔顿酒店吃自助餐。自助餐券去年就买了,本来准备年前来的,可疫情总没好转,又怕母亲年纪大,万一中招不好办,所以迟迟不敢来。后又准备年后来,怎料叔叔突然病逝,等忙完了,武汉疫情又紧张起来。这样一直拖到五月才下决心成行。

吃自助餐在其次,其实就是带母亲出来玩一下,坐在餐厅里看看长江夜景,看看鹦鹉洲长江大桥,母亲应该还没看过。

在我的博客里很少写到母亲。自从父亲去世后,母亲便和我住一起了。此时的母亲和年轻时我心中的母亲已经不一样。生活上有代沟,也有小的摩擦,主要是观念不同。母亲是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人,他们经历了中国最穷困的年代,性格和生活习惯上都深深的刻下了时代的烙印:节俭(母亲节俭到极省的地步)、勤劳、坚韧,能忍得常人忍不了的苦;为他人着想的多,为自己少(身上有强烈的毛泽东时代精神——别人好我才好,因此,在生活中总是优先想到别人,对亲友也是如此,对自己比较苛刻,我总半开玩笑的调侃母亲“自虐”);不爱游山玩水(这点父亲要好很多,可能与家庭的角色有关,孩子多了,哪有时间走出去呀);小资情趣缺乏……

现在回想起来,父亲这方面比母亲有情趣得多。可能跟个人成长环境有关。母亲出身农村,当时乡里数她家成份最高——富农吧。母亲的父亲在江岸车辆厂当工人,前身是江岸机场,解放后更名为江岸车辆厂。中国近代史上的“二七大罢工”就发生在这里。母亲的父亲由于工作,常年不在家,一家人自然没少受邻里欺负。用母亲的话说,哪里还小资,凡事都要低调,做事还不准拖后腿,种种境遇将母亲锻炼成一个相当自律的人,并从懂事起就萌发了要离开家乡,远嫁的想法,还推掉了娃娃亲。其实就这一点来说,我还是挺佩服母亲的。虽然那个时候她也不知道自己走出去的生活怎样,但还是坚定的认为出去比留下好。上苍有时候会眷顾一个有梦想的人。终于,机会来了。母亲同村姐妹外嫁,母亲和小伙伴一行去玩,因为气质、能力出众,被父亲的姐姐相中,成就了一段姻缘(其实父亲家也穷,父亲还在部队当兵,连母亲面都没见过,但听姐姐介绍,父亲马上答应见面)。母亲如愿,从此开启了她奋进的一生。

无论儿女怎么看母亲,都能感受到时代给予母亲这代人生活的不易。母亲年纪大了,腿脚走路不行,走不得远路,而且还经常要上厕所,有点尿频,因此轻易不会出门太远。每次想带母亲出去玩,她总是拒绝。这次,好不容易条件都具备(不用走路,厕所随时有),母亲才应允前来。

到自助餐厅,在我们提前预定好的临江位置坐下,姐姐便带着母亲去洗手间,一切准备就绪,又带着母亲去拿自己爱吃的食物,然后母亲坐下,我们再去觅食。当天晚上餐厅很热闹,还有过生日的,母亲像个看客,一边吃着自己能吃的朴素食品,一边环顾周围的吃货们,看的出来,心情很愉悦。吃饱喝足后,我带母亲去洗手间,出来后,我带着母亲沿180度临江餐厅逛了一圈,并指着远处的灯光让母亲看:长江大桥夜景,江对面的灯光黄鹤楼,江上的邮轮,近在咫尺的鹦鹉洲长江大桥。母亲由开始的不太乐意(因为要走进别人用餐空间,怕打扰人家)到她也觉得挺好看,再到最后很配合的拍照留影,看得出来,母亲渐入佳境。看着照片里的母亲笑得灿烂,像个孩子,我不禁心头一阵酸意,眼里噙上了泪水……

    这些年母亲太不容易了,感觉自己也不够孝顺,当年父母年纪不太大时没有过多的想到他们,很少组织游玩活动。如今,父亲走了,母亲也年迈了,再想组织远游,身体条件不允许了,总之,很多思绪涌上心头,无法言说,也表达不出来

聚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