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时,偶尔有人问,五大三粗是指哪五大哪三粗?
向来口齿伶俐的我突然无语了,五大三粗一个再平常不过的词语,几乎人人都能脱口而出,但它具体指的是啥,却没有多少人去思考,说的时候好像大家都懂,实际上谁也没有真正去想过,我们对好多耳熟能详或是司空见惯的事都是这样的态度。因此也最怕在热闹的交谈中,突然有人拎出一句话、一个词或一个字,问一句,它到底是什么意思?
尽管如此,我仍然试图寻找答案,五大大概是手大,脚大?三粗指腿粗胳膊粗?搜肠刮肚的结果不仅没有凑齐数字五与三,自己也不敢相信答案的正确性。借此查找一下正确答案,免得以后重复这样的尴尬。
原来五大三粗中的“五大”指的是:手大、脚大、耳大、肩宽、臀肥;三粗则为:腰粗、腿粗、脖颈粗,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五大三粗竟然是这些!不仅所指出乎意外,其日常使用也让和现在大不相同。今天“五大三粗”多少有点贬义,大概指某人长得粗壮,或有些肥胖,甚至代指那些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群体。而在古代,五大三粗却是一个褒义词,常用来赞美男性的身体健壮,勇猛有力,是一种阳刚之美。
不得不说,环肥燕瘦,审美也有时代性啊。《卫风·硕人》开千古咏美人之先河,诗中反复赞美的这位美“硕人其颀””硕人敖敖“,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这个人高大壮硕,可见当时以身材高大为美。《硕人》的出现,证明了在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对女性的审美。但这样一个举国称赞的美女若放在今天,肯定会陷入自我形象的焦虑中。如今社会对美女的唯一要求就是瘦,不是有人说,一胖毁所有,减肥是女性一生的事业吗?胖当然不值得提倡,因胖而生的所谓三高的确是可怕,但一味追求瘦弱小,就是健康的审美吗?
当然,审美的时代变迁还有深层的社会原因。《诗经》的时代是我国农业文明的滥觞时期,所有的生产生活的劳作都依靠人力
,只有高大粗壮的身体才能适应繁重的农业操作;《诗经》的时代医疗资源匮乏,人们相信只有高大粗壮的身体才能抵御各种疾病侵扰;《诗经》的时代也是冷兵器的时代,战争的胜败取决于兵士的孔武有力,这样只有五大三粗的士卒才能九死一生。《卫风·伯兮》中的痴情女子这样赞美自己的丈夫“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朅“就是勇武高大的意思。这位丈夫不仅长得英武伟岸,是国中的豪杰,同时也非常勇敢,充当了君王的先锋。
而今,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依赖外力所为,更多的成就依靠智慧、品德和情感,单纯的体格优势越来越不明显,所以”五大三粗“也从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