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速则不达”是人们熟悉的一句俗语,指的是做事情时一心求快,反而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现实生活中”欲速则不达“的例子实在是不少呢!
做教师的,一旦到了期末考试,就有几百份试卷要批阅,批好了还要计算成绩,成绩计算好了,还要核对,确定准确无误了,还要登录进学校的成绩系统,然后学生就可以见到自己的成绩了。这样的工作既单调又繁琐,而且耗时费力,是比平时上课还要无趣得多的工作。这时侯如果某位老师想早点摆脱这烦恼就可能一目十行,打勾打叉飞快,口中念念有词,成绩加的也快,说不定他的心里正想着:我要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最繁琐得工作。这样想当然很好,做任何事情其实都需要讲究效率。但是也恰恰因为此时心中一味求快,就可能某个勾某个叉打错了位置,或者写的分数4与9不分,2与7相近,到了最后又懒得核对,认为100以内的加减是脚趾头都会算的题,哪会出错呢?于是就急匆匆的登录进了学校的成绩系统。这样有没有错呢,也许没有,因为毕竟不是微分高数,大多不会出错;也许有,但好多学生对成绩并不关心,考完了就万事大吉,多几分少几分既没有感觉也不计较。但是偏偏有一天遇上那么一位死心眼的,对成绩很在乎的学生,觉得分数与自己预估相差甚远,就较了真,说自己的成绩怎么怎么这么点呢。于是虽然想唐赛一下拉到,但又不知道为什么多想了那么一点点,重新查阅了试卷,这一看不得了,真得发现这一位同学的成绩计算有误,这一惊之后,忽然对所有的成绩不放心了,甚至对整个的批阅都有疑惑了,会不会哪个勾哪个叉打错了,会不会哪个2按7计算了,这样一想不觉冷汗直冒了,再一看距离成绩登录截止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既然不放心那就一不做二不休,把一大摞试卷重新搬了出来,一份份重新核对一遍,而且有了前面的经验,核对一遍还不放心,直到静下心来,仔仔细细核对了两大遍,发现的确没有第二个错误才终于大大的舒了一口气。可是这样一折腾原来求快省下的时间已经加倍耗进去了,岂不应了”欲速则不达“的古话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