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向上生长》
(2022-05-03 22:26:27)
知道《向上生长》应该是去年,从字面大致猜到书的内容无非是劝人努力向上、突破自己、超越自己之类的心灵鸡汤,心灵鸡之类的书看过不少了,也便没有急着找书来读一读,因此就错过了与此书的相识。
昨日在京东读书免费频道浏览,就觉《向上生长》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但这书确是没读过,再看书只有280多页,以我的速度,应该很快就看完了,管他是不是鸡汤,读过了才好下结论。
到写这篇博文,书基本看完了,可以说是这个月看完的第一本书。书的道理的确带有鸡汤之嫌,但并不难喝,书中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是教人终身学习,保持积极开阔的心态,不管在什么年龄段都要不断挑战自己的,有些话还是很有启发的。
他告诉我们最重要的是开始,不要总觉得周围全是比你强的竞争者,“你觉得有很多竞争者,事实上又没有竞争者,你唯一的竞争者就是你心里那个好逸恶劳的小孩。”这话说得对极了,许多人犹犹豫豫不正是这个原因吗,一说要做什么,先摆出了一大串可能遇到的问题,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怕碰到挫折,而是不愿意开始,也可以用另一句流行的话,不愿意走出舒适区,有时候这个所谓舒适区根本不存在,还是不愿意走出,人最容易的是安于现状,最难的是改变现状,突破现状。
再如他引用硅谷王川在网上发了一段文字,讲清楚了质与量的关系,他说:1.
所有的我们以为的质量问题,大多本质是数量问题,因为数量不够,差几个数量级而已。2.
数量就是最重要的质量。大部分质量问题,在微观上看,就是某个地方数量不够。3.
最大的误区是,明明是数量不够的问题,因为错误地以为瓶颈在于质量,幻想在不增加数量的前提下,用某种奇技淫巧,偷工减料达到目的。这时候玄学、迷信和各种无病呻吟就出现了。数量不够,底子不够厚时,很多事情是做不到的。即使有时看似有捷径,欠的账迟早是要还的。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中提出了“一万小时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一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其实一万个小时也是一个量的积累,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方向不能错,这时只要不停地做下去,孰能生巧,勤能补拙,量变最终促成质变。量的积累也许不会让你达到某一行业的天花板,但肯定会让你比其他人更接近天花板。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