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虽然我自己在很多时候就是一个控制欲很强的妈妈(嘴上坚决不承认)。
但是。
我同样可以憎恨我的同类!
所以。
本着拥有相同基因,我能一眼看穿那些个父母圈中伪平等、伪达情、伪通理的假鬼模范,也禁不住吐出一缕鄙夷,尽管自己不脱其质。
我骨子里赞成孩子的权利。
他们生而自由。
不是父母的复印品。
不是父母的追梦人。
不是父母的赚金器。
不是父母的圣诞树。
甚至。
不是父母的保险锁。
更不是父母的心愿果。
他们。
只应该成为自己!
独一无二!
当我是孩子时,我誓死捍卫孩子的权利。
我也做到了。
我的幸福也有机会从小时候延续到了现在。
直到我成为大人。
我开始堕落。
我打着爱的旗号,拼命介入,想着法子的剥夺孩子的权利,来势凶猛,愈演愈烈。
幸好。
我会在偶尔不经意的阅读和思考中戛然而止,终止暴行,恢复天良。
读书,真是有益。
就像你能在夜深时,随手拈起一本《傅雷家书》。
顿时惊觉自己的偏见。
你会被里面的父亲以及诸事雷到。
然后反省。
继而,你又会被里面的父亲所具有的特立独行吸引,忘却他是那么矫情那么武断,只留下说不出口的复杂。
真的。
阴影可以遮住太阳。
露水亦可折射光芒。
毫无疑问,我曾经一度很不喜欢傅雷,很不喜欢,甚至有厌恶。
是的。
因为他凭借强大的父力,还有父力下执著的全部理念,毫不顾忌妻儿的抗议,残忍地牺牲掉了儿子几乎是所有的只有孩童时期才弥散存活的幸福感受。等到儿子这个天生就是梨儿的苗子长得汁水肥美,他竟然就顺势收获了一个“大智者”的头衔。
羡慕嫉妒。
呵!
还有恨。
只能说,上帝实在青睐这个有才华的男人。让他的血脉成为了著名的演奏者,彻底堵住各位腹黑的怨怠,令他有机会续写出一本辉煌的《傅雷家书》。
如果——
如果——
儿子不堪重负,儿子半途而废——
哪里有什么如果?
胜者为王败者寇!
庆幸。
傅聪只有一个!
命硬。
命大。
命好。
他没有被父亲压死,已经是一个奇迹。
而随后的书信来往,父子情深早成定论,就我个人的主观臆想,血浓于水的沉默一定大于事实真相本身,任何人都无资格去探索所谓秘密。
那就安静读书吧!
虽然学校明文要求每个初三的学生必读,女儿却明确表态不喜欢,主要是看不下去,说是深奥、专业,某些时候又过于细腻啰嗦,看起来超级不像一个父亲写给儿子的信,更像是面对一个舞台一个早就知道会公诸于众的大舞台自言自语自话自唱。
我曾赞同女儿,默许她放弃阅读。
大约还是妒忌在作怪吧!
那么一个霸道的爸爸,竟然最后咸鱼翻身,靠的不就是那个争气的儿子吗?等到他朝吾家花开,我也来个青史垂天下。
嘘——
又在发梦癫了!
去吃一道药先!
哈哈哈。
可今夜,我发现,我是真错了。
历史的舞台不是谁想站就能站,谁想唱就能唱的。
没有两把刷子。
别去粉那黑面的墙。
瞧。
这个男子似乎是有资格站在那里成为一个著名的演员的。
绝对的主角。
满天下的人都是演员,有的是老大,有的是老二,有的是老三老四,而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是数不上号的跑龙套的,活到死,都没有站在聚光灯下说出一句完整的心里话。
傅雷不同。
尽管他在我这里不那么站头牌,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他的一生,只与那些可以遇到他并和他产生交接的人有关,其他人的爱或不爱恨或不恨,如同推窗散去的雾霾,看得见,摸不着,连皱眉都算是多余。
且还不说他的思想确实不同一般。
尤其是看人论事。
行文铸字。
他对莫扎特的评价,不俗,很不俗,我欣赏。
还有他的儿女情长(很奇怪,他的晚熟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当真是有水准。
很罕见。
于是。
我郑重地告诉女儿,我喜欢这个《傅雷家书》,择其善而从之,能从里面窃取太多灵感。本着与人乐才是真正乐的观点,从2014年的12月10日起,建议她每天读《傅雷家书》中的一天的日记。
小美听完我的种种论点论据,还有我随意抽读的片段,也拍手叫好。
她同意了。
对不起。
傅雷先生。
我以前粗暴了。
现在改正还不晚。
那么。
我在成为一个和善的母亲的同时,也成为了一个平和的思考者,为着那一点点有趣味的文字而进发,必将得到一个平静的亲子同乐的大结局。
是不是很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