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偷听女儿上台致颁奖谢词和感想

(2008-03-17 22:21:34)
标签:

我记录

我的生活梦想

教育

 

              偷听女儿上台致颁奖谢词和感想

 

       3月12的植树节那天,女儿班级正式加入了“根与芽”,也在那天为校园种下了从单位社区募捐得来的树苗。所以,学校要在周一也就是3月16的升旗仪式上为他们全班和部分同学颁发奖状,而美美有幸成为代表二三中队致谢词的同学。

     这是女儿和大多数同学第一次获得学校级别的奖励,想起来不仅让人兴奋,还非常有纪念意义哦,简直就是零的突破!

      昨天下午,女儿一直都很认真地在家准备着如何致感想词,甚至还在老师的帮助下草拟了一个发言稿。说起来好玩得很,我们基本没有理睬她(最近一直被一个老话“妈妈聪明儿笨蛋”刺激,特别不愿意参加她的活动,希望她能按照自己的风格选择最好的方式),而是建议:“你就对着镜子说你准备好的那些话,当你自己都觉得不错的时候,再到爸爸妈妈面前来演习!”

       女儿很乖巧,一个人跑到了过厅的镜子前叽叽咕咕地练习起来。

她是怎么比划,怎么嘀咕的,我因为在旁边的书房看书,所以听得也不是很清晰。大约过了十分钟,笑眯眯的女儿走了过来,把胸一挺,让我竖好耳朵倾听。呵呵,除了表情有些僵滞外,她的表达几乎没有问题。

于是,我给她建议:“致感想和谢词,就是对别人肯定的一种回答,你应该是轻松愉快的样子。要是一直蹦着脸,就算是很流利的说完,也没有什么意思!你应该保持可爱的微笑,再去试一试,一定没有问题的!”

女儿是个非常认真的孩子,听取了意见后,她真的立即转身去做调整。大约过了又有十分钟吧,她又来到我的面前开始叙述。哈哈,这次的效果就很好,我马上给她立起了大拇指:“好样的!做什么都要认真,都要尽力!”

所以,到了今天早上,不用任何人催促,我破天荒的比女儿起床还早,陪着她梳头穿衣吃饭,然后跟着美爸一起送女儿去学校(但我一直没有说我要留在那里偷听,而是告诉她我们要去给班上的几个同学妈妈送书)。

半路上,我问女儿:“你紧张吗?当着全校这么多同学和老师发言,足足有1000多人呢!”女儿先是摇摇头说“不紧张”,马上又补充了一句:“还是有点紧张!”

“没关系,万事开头难!妈妈在你这么大的时候,还从来没有站在这么多人面前说话呢!你年龄这么小,敢站出来代表大家说话,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妈妈有个建议,要是你上去以后,万一,我说的是万一哈,你紧张得忘了词,不要哭,只管给大家敬个礼,说:‘谢谢大家,对不起,我忘词了!’一样可以得到大家的肯定的!”我总是担心她会紧张,会忘词,会突然不知所措!这个可能就是所有妈妈的毛病吧,杞人忧天!

“哈哈,要是我忘词了,我就临场发挥!”女儿的这句话让我有些错愕,然后就是佩服!真的,她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和态度让我惊叹!

“好的!”

到了学校,女儿进了校门,我和美爸则悄悄的留在了大校门外,希望能够在女儿讲话的时候听听她的表现。这时,另外几个妈妈将我拉进了校门,大家说:“这样可以看到现场,应该更好!”可是,她们不知道我不进门的原因是,我害怕女儿的余光扫射到了爸爸妈妈,会凭空增添压力和负担,影响发挥。不过,既然已经走了进去,我还是相当激动地站在角落等待那个可爱的声音。

升旗仪式如期开始,终于等到女儿代表全班致谢词和感想了。当老师将话筒递到女儿跟前时,操场上一片寂静,我非常清晰的感觉到时间过了大约五秒,钟表都停止了摆动,女儿似乎在做深呼吸,一个字也没有说。“天啦,她果然紧张了”我的心蹦蹦跳起来。然而,这个空白和停顿很快就结束了,女儿非常流畅的说出了自己精心准备了两天的词句:

 

大家好,我是来自二三中队的陈美美。3月12日的植树节那天,我们班全体同学为校园种下了从单位社区募捐而来的小树苗……希望大家以实际行动为母校华诞献上一份厚礼!谢谢大家!

 

哗~~~~~~~~~~校园响起了一阵掌声!

“美美,好样的!”我的脸上洋溢着无比喜悦的笑容!

下午,女儿放学回家说:“我今天没有紧张,很多老师都表扬我很流畅很自然。有个老师还问我是不是背了很久。我回答说:‘是呀,我足足准备了两天!’那个老师就说:‘认真的人就是会得到好结果!’而且,我知道你们在偷听,夏东东告诉我你们就在墙角,但是我没有时间来看你们!”

“你真勇敢!老师说得没错,只要自信只有准备充分,我们什么都可以去尝试,而且会越来越好!加油!”我使劲地在女儿脸上亲吻了一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