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罗源湾来了群海豚

(2007-06-04 17:13:41)
 

http://www.hdzxw.com/hdnews/UploadFiles_2334/200705/20070523013356421.jpg

http://www.hdzxw.com/hdnews/UploadFiles_2334/200705/20070523013409835.jpg

http://www.hdzxw.com/hdnews/UploadFiles_2334/200705/20070523013417371.jpg

N本报记者 赵杨 侯希辰     柳志荣 黄孔瑜 文/图
    昨日本报独家报道了罗源湾来了群海豚。这群海豚到底是哪种,从哪来,为何会罕见地眷顾罗源湾?罗源湾能留得住这群稀客吗?记者昨日和专家们一道,再次赶赴罗源湾,一探究竟。
三个“招牌动作”确认是中华白海豚

    在我省海域,海豚种类不少,有白海豚,有花纹海豚,有灰海豚,有伪虎鲸。罗源湾出现的海豚到底是哪一种?

    昨日中午,记者和福建博物院研究员李树青和省野生动植物与湿地资源监测中心工程师郑丁团,再次前往罗源湾。在前天观测到海豚的海域,专家们架好单筒望远镜等专业观测设备,静静等待。

    “来了来了。”下午4时9分许,船老大一声惊呼。在百米开外的海面上,闪着银光的海豚背部很快又钻进了海里。此后,海豚又接连出现了三次,但同以前一样,每次闪现不过一秒钟左右。

    “是中华白海豚。”李树青肯定地说。四个“一秒钟”,为何他这么确定?李树青解释说,中华白海豚的跳跃方式与其他的海豚不一样。其他海豚喜欢头部高高跃起,但中华白海豚却是头稍微仰起,背拱一下,然后迅速潜下去,运动形态如倒“U”形。刚才看到的就是这样的倒“U”形。

    他介绍,这只中华白海豚还不是很大,才2米左右长,体重在75公斤到100公斤之间。

    李树青还猜测,出现在这一海域的中华白海豚可能是一个家族。

发情或者食物  让它们进了罗源湾

    这群中华白海豚为何会罕见地出现在罗源湾,它们是哪来的?专家们认为,一方面是因为罗源湾的地貌和水质,另一方面是大量进湾的鱼虾。罗源湾的地形如葫芦,进口虽然小,但是平潮时水域面积大,加上目前罗源湾的水质还可以,让中华白海豚情有独钟。不过还有个重要的原因,春天正是它们的产卵期,这个时节,很多鱼虾跟着海水进了罗源湾,所以觅食的海豚涨潮时进入湾内,退潮时又跟着潮水游到了湾外。

    他们还表示,罗源湾以前很少出现中华白海豚。而中华白海豚在我省主要集中在厦门,它们很可能就是从厦门海域过来的。

三大考验决定它们能呆多久

    中华白海豚在罗源湾会呆多久,能呆多久?

    郑丁团表示,这很难说。因为它们正面临海水污染、人为干扰、人为捕捉和误捕这三大考验。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的话,中华白海豚要么选择离开,要么就会因受到污染而生病,甚至死亡。

    通过昨天的观测以及渔民们的介绍,专家们确认这群中华白海豚的活动区域在罗源湾靠近先锋村的数平方公里海域内。这片海域没有受到污染,但并不能表明罗源湾没有被污染。罗源湾为典型的口小腹大半封闭型港湾,湾内外海水交换能力较差,加上湾内养殖业相当发达,造成湾内局部海域污染问题较为严重。从2004年、2005年福州海洋环境监测的结果来看,罗源湾都曾出现无机氮、活性磷酸盐轻度污染,而且该区域水质的富营养较为明显。

    此外,误捕同样威胁着中华白海豚的生存。李树青说,在罗源湾,不少渔民都放了钓鳗鱼用的钓钩,一旦中华白海豚吞下了这些钓钩,将有可能被渔民捕杀。不少渔民使用挂网捕鱼也让专家们忧心。这种挂网是渔民在涨潮时将渔网放下来,然后平潮后将渔网挂起来,等退潮时,就有不少的鱼类被围进去。中华白海豚误闯这些挂网的话,也可能受制于人。

    李树青表示,中华白海豚的习性并不怕人,甚至喜欢和人在一起,但目前这片活动海域人为活动过于频繁,“船只来来往往,中华白海豚又喜欢跟着船游,很容易被船只的螺旋桨打伤、蛩馈薄?br />
    李树青建议,当地有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避免它们被人捕捉或误捕,尽量减少人们对这片海域的干扰,让中华白海豚在罗源湾“长住”下去。

三招留住“妈祖鱼”
    昨日,国家海洋三所黄宗国教授听说罗源湾出现中华白海豚后,很是惊奇。他说,中华白海豚在我省主要集中在厦门海域,喜欢出没河口、内湾这些咸淡水交界的地方,在宁德三都澳、泉州湾、东山海域等地都曾发现,但在罗源湾,还第一次听说。

    黄宗国介绍,在我省,中华白海豚会在每年春夏接近妈祖生日的时间内进入九龙江水域,又称“妈祖鱼”。在其出现的时候,通常都风平浪静,故又叫“镇港鱼”。上世纪60年代,厦门海域的中华白海豚还有1000多只,80年代后急剧减少,目前数量估计不足100只。

    他认为,海洋污染、填海围垦等人为因素恶化和缩减了中华白海豚的栖息环境,渔业资源枯竭则破坏了海洋生态链,船舶交通和海底爆破则对中华白海豚造成直接伤害。要保护到位,就要从解决这些环节入手,应尽量减少对豚类生存产生严重影响的活动,比如电鱼、炸鱼、毒鱼等,这些行为会造成鱼大面积死亡,破坏中华白海豚的食物链,使其很难觅食;应加强对水下爆破工程的监管,对行驶在中华白海豚生活区内的海上船舶进行限速;还应减少对水域的污染,真正重视生态环境的改善。
□关键词点击
中华白海豚
    中华白海豚属哺乳纲、鲸目、齿鲸亚目、海豚科、白海豚属,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国际最为濒危的一类海洋生物,被称为“海上大熊猫”、“海上国宝”。

    中华白海豚身体浑圆,呈现优美的流线型体态。全身呈象牙色或乳白色,背部散布有许多细小的灰黑色斑点,背鳍、胸鳍和尾鳍为棕灰色。体长为220~250厘米,体重为235~250千克。寿命一般为25~35岁。2~3岁时性成熟。每年在6~7月间交配,雌兽怀孕期为10个月左右。

    中华白海豚不集成大群,或3~5只在一起,或单独活动。性情活泼,常在水面跳跃嬉戏。主要以鱼类为食,食量很大,胃中食物重量可达7千克以上。
□提醒幸运读者今赴罗源湾
    与中华白海豚亲密接触,限量征集摄影爱好者和喜欢海豚的市民朋友,昨日报名人数已逾百人。今日上午9时许,福州国际旅行社———精彩假期(咨询电话87878700)挑选的部分幸运读者将共赴罗源湾。集合地点在福州五一广场人民大会堂门前,预计中午抵达罗源湾。在开往中华白海豚出现的那片海域期间,爱垂钓的读者还可放长线钓大鱼。下午退潮后返回福州。

http://www.hdzxw.com/hdnews/UploadFiles_2334/200705/20070522020003680.jpg
摄影记者一刻也不敢放松,就怕错过了镜头

http://www.hdzxw.com/hdnews/UploadFiles_2334/200705/20070522095623603.jpg

http://www.hdzxw.com/hdnews/UploadFiles_2334/200705/20070522095635558.jpg

http://www.hdzxw.com/hdnews/UploadFiles_2334/200705/20070522095609561.jpg

http://www.hdzxw.com/hdnews/UploadFiles_2334/200705/20070522100544868.jpg

http://www.hdzxw.com/hdnews/UploadFiles_2334/200705/20070522100604245.jpg

http://www.hdzxw.com/hdnews/UploadFiles_2334/200705/20070522100617773.jpg

http://www.hdzxw.com/hdnews/UploadFiles_2334/200705/20070522095644147.jpg

http://www.hdzxw.com/hdnews/UploadFiles_2334/200705/20070522100626980.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