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家讲》10:黄花菜落蕾的原因分析及控防措施

(2011-06-30 09:29:10)
标签:

安民黄花菜科研基地

黄花菜

黄花菜除草剂

黄花菜种苗

祁东安民农技公司

黄花菜落蕾的原因分析及控防措施

湖南省祁东县安民农技公司

网址:www.anminnongji.com

刘安民  刘常盛  蒋玉云 匡迎春  刘喜民

黄花菜是黄花菜产区菜农衣、食、住、行的主要经济来源。黄花菜落蕾无论在我国南方产区,还是北方产区普遍发生,一般损失产量20-30%,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菜农的生产积极性和黄花菜产业的发展。

一、黄花菜落蕾的原因分析

黄花菜落蕾的原因,由于气候条件不同、土壤肥力有别和管理水平差异,而地区之间、农户之间和丘块之间各不相同。但必有以下原因之一,或其中一、二,或兼之有之。

一是病虫药害严重。

1、年降水量600毫米以上且雨季集中在4-6月的黄花菜产区,如果黄花菜生长前、中期叶枯病、叶斑病、锈病以及折薹等防治不好,为害严重,后期肯定落蕾。

2、具备水稻种植条件的黄花菜产区,凡排水不良的旱土黄花菜,稻田改种的黄花菜和老蔸未及时更新的黄花菜,如果生长前、中期发生“水瘟病”,后期肯定落蕾。

3、我国南方高温少雨季节和北方降雨量在600毫米以下的黄花菜产区容易发生螨类和蚜虫为害。菜农往往重视直观易分辩的病虫防治,忽视直观难以分辩的如螨类为害。如果螨类为害,后期肯定落蕾。

4、红壤、沙土和有机质含量丰富的疏松土壤,易发生蛴螬为害。蛴螬发生的丘块,重则死苗不抽薹,轻则后期落蕾。

5、农药使用不当而造成药害。①有些菜农在病虫草害防治中,普遍存在“油多不坏菜”的心理,超倍超几倍使用农药,造成或明或暗之药害而致落蕾。②有些菜农在黄花菜上使用本来就有药害的农药而造成落蕾。如施用灭生性除草剂的草甘膦、百草枯和氯磺隆等,选择性除草剂中的使它隆、二甲四氯(钠)和苄嘧磺隆等,对黄花菜均有药害。黄花菜属敏感作物,如果用错了农药,重则死苗死薹,轻则少蕾落蕾。

二是营养条件不良。有些菜农重视氮肥施用,忽视磷钾搭配;有些菜农重视促苗肥,忽视促薹保蕾肥;有些菜农重视大元素肥,忽视微量元素肥补充。黄花菜中、后期营养不良,导致后期落蕾。

三是干旱缺水引起。黄花菜抽薹采摘期植株对水分非常敏感。在黄花菜需水敏感期,降水稀缺、土壤含水量过低,不能满足其生长所需水分要求,后期无疑落蕾。

二、黄花菜落蕾的控防措施

根据黄花菜落蕾的原因,应“对号入座”进行控防。控防黄花菜落蕾,应坚持农业防治为基础(选用抗病抗虫良种,淘汰易感病虫品种;加强排灌设施建设,做到排渍灌水自如;合理施用有机无机肥料,控氮增施磷钾微肥),药剂控防把关键。

黄花菜落蕾的控防措施主要是抓好以下方面:

第一,科学使用农药,搞好病虫防治。

病虫防治要坚持安全、经济、有效三个原则(关于科学合理用药请登录安民农技网<<电视讲座>>栏目之<<为什么要科学合理用药>>和<<怎样科学合理用药>>的节目)。

1、适时开展防治。保为适时?一般情况,虫害重在治,病害重在防。菜农在病虫防治中,“马后炮”现象普遍,忽视病虫最佳防治适期,待病虫暴发或快成灾时才用药,尤其在病害防治中,担心药后下雨,而雨前怕用药,或停雨不抢治,等到天晴几天后才用药,致使病虫严重。病害发生、蔓延和为害的关键因子是菌源、温度和湿度。因此,雨前施药才能防止病虫发生和减缓病害蔓延,停雨抢治才能抑制病害蔓延和减轻病虫为害。这是在病虫防治中必须注意的。黄花菜病虫防治适期和次数应根据发生种类及气候因子来确定。为了减少防治次数,在不同时期应根据实际情况尽量做到一次用药,兼治多种病虫。

①蚜虫:高温干旱容易发生。于初发阶段施第一次药,此后视其发展情况确定防治次数。

②青虫和粘虫:据我们观察:其低龄幼虫期与始见花薹出土期相吻合。因此,在这个时候施药一次即可。

③螨类:当黄花菜春季出苗后,连续15天以上干旱无雨,且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时,这是螨类大暴发、大为害的预兆,也是第一次防治的最佳适期。因螨类虫体特别小,直观不易识别,建议以防为主,根据农药持效期每隔15-30天防治一次。

④蛴螬:据我们观察湖南祁东,蛴螬一年发生一代,7月中、下旬卵块盛孵,8月上旬陆续进入二龄。重发区一年防治二次。第一次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始见为害时防治老熟幼虫,第二次于黄花菜采摘结束后十天内防治低龄幼虫。轻发区一年防治一次即可,防治适期为黄花菜采摘结束后十天内施药,可结合挖伏土进行(先撒毒土,后挖伏土,防效好,持效长。关于黄花菜蛴螬有关资料请登录安民农技网《电视讲座》栏目之《黄花菜蛴螬的发生和防治》节目)。

⑤黄花菜病害(除“水瘟病”外)防治适期与次数:防治黄花菜叶枯病、叶斑病、锈病和折薹(断箭),以叶枯病为全季施药的起点,当田间始见发病中心时防治第一次,视降雨情况或田间湿度确定全季防治次数。

干旱少雨且雨季集中在7-10月的北方,黄花菜叶枯病、叶斑病和锈病一般发生在8-9月份,由于发病期往往处在采摘结束后,防病工作常不被人们重视,而实际上这些病害对秋苗生长危害极大,严重影响翌年产量,因此,应及时施药。

多雨高湿且雨季集中在4-6月的南方,叶枯病一般始发于3月下旬末或4月初,叶斑病一般始发于4月中旬,锈病一般始发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黄花菜前期以叶枯、叶斑病为主,中后期以锈病和折薹(断箭)为主。南方产区防治黄花菜病害以田间初见叶枯病发病中心时防治第一次,此后一次用药,同时防治多种病虫,全季一般共施药4-6次。每次施药间距视天气而定,雨水多每10天左右防治一次,雨水少可适当延长至15天左右。南方有些年份,秋苗锈病也很严重,应及时防治,为翌年高产打下基础。

⑥黄花菜“水瘟病”:主要发生于具备水稻种植条件的北方和南方产区。于春季田间发病后且旬平均温度稳定20℃以上时防治第一次,隔15-30天防治第二次,严重丘块可防治第三次。

为确保黄花菜无公害,采摘前10-15天应停止使用化学农药。

⑦化学除草:

a:使用乙草胺,宜掌握在春后杂草种籽未大量萌芽前施用。但乙草胺只能封杀小颗粒种籽,不能防除已长叶的禾本科杂草,更不能防除阔叶杂草,且持效期仅一个月。

b:使用盖草能和精喹禾灵,宜掌握在禾本科杂草3-5叶期。但不能封杀杂草种籽,也不能防除阔叶杂草,持效期比乙草胺短得多。

c:使用安民农技TM推广产品黄花菜专用除草剂,施药适期幅度宽。湖南祁东一般在2月10日-3月20日施用,能收到以下五个方面的显著效果:

一是安全性好。按规定用量用药,对黄花菜安全。避免了使用草甘膦、百草枯、使它隆、氯磺隆、二甲4氯(钠)和吡嘧磺隆等农药造成的药害事故。

二是禾阔双除。防除黄花菜一年生禾本科和阔叶杂草,均可收到理想的防除效果,对多年生杂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弥补了乙草胺、盖草能和精喹禾灵不能防治除阔叶杂草的缺陷。

三是籽草同灭。既能封杀杂草种籽,又能防除芽后杂草,克服了盖草能、精喹禾灵不能封杀杂草种籽的弱点。

四是持效期长。一次用药,确保黄花菜50多天无草害,比乙草胺持效期延长20多天。

五是耐雨冲刷。药后当时下雨或3天内下雨,不但不影响药效,而且有利于药效发挥。

有关黄花菜专用除草剂请详见安民农技网《植保前沿》栏目中《黄花菜禾阔双除高效安全专用除草剂产品简介及使用技术》一文。

请注意:无论使用哪种除草剂,在黄花菜始见花薹出土前半个月和气温高于33℃以上时,应停止用药,以防药害。

2、对口适量用药。对口包含二层意思:一是禁止使用国家明文规定的高剧毒、高残留农药;二是对症下药,大力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农药。以确保产品无公害和病虫草防治效果。适量是指有效低浓度用药,以防止药害和产品残毒超标。防治黄花菜病虫草害的对口农药及亩用药量,推荐如下:

①, 防治黄花菜叶枯病和叶斑病:亩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150克,或78%波·锰锌可湿性粉剂100-150克,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150克(苗期因叶面积少用低限,中、后期因叶面积增大用高限,以下均按此标准)。

②防治黄花菜锈病:亩用20%三唑酮(粉锈宁)乳油100-150毫升,或40%氟硅唑乳油10-15毫升,或25%戊唑醇乳油(或可湿性粉剂)30-45毫升(克)。

③防治黄花菜叶枯病、叶斑病、锈病和折薹(断箭):使用安民农技TM推广产品40%恒诚富点星可湿性粉剂,始见花薹出土前,亩用2小包(30克/小包),不需加入其他杀菌济,一药就能防治多种病害;始见花薹出土后,亩用1包+适量其他杀菌剂,防效显著40%恒诚富点星产品简介及使用技术,请详见安民农技网《植保前沿》栏目《黄花菜折薹(断箭)病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一文。

④防治黄花菜“水瘟病”:选用安民农技TM推广产品下列之一:亩用10%先科急救液2瓶(100毫升/瓶),或2.12%运精腐植酸铜水剂2瓶(100毫升/瓶),或15%青苗松脂酸铜水剂2瓶(100毫升/瓶),效果显著。其使用技术请详见安民农技网《植保前沿》栏目之《黄花菜“水瘟病”发生规律和防治文法》一文。

⑤防治黄花菜白绢病;请参见范学钧主编由甘肃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黄花菜产业开发》第113页。

⑥防治黄花菜蚜虫和蓟马:亩用1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35克,或使用速效性与持效性兼具的安民农技TM推广产品12.5%青苗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6-24克(即2-3包)。

⑦防治螨类:使用对成螨、若螨和螨卵均杀,且持效期长达一个月的安民农技推广产品——17.5%宏运苯锡·螨嗪可湿性粉剂,亩用24-26克(即2-3小包)。

⑧防治黄花菜青虫和粘虫:亩用1%施普润顶好或廉宽乳油40毫升(即2支),或1%旺尔甲维盐70-100毫升。

以上病虫同时发生的丘块,可将对口农药混合使用。

⑨防治蛴螬:亩用40%毒死蜱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1-1.5公斤。北方干旱产区兑水600-800公斤,每蔸淋药液0.4-0.5公斤;南方多雨产区,先将药剂兑水5公斤左右,喷于过米筛的干细黄土或干河沙20-30公斤中,制成毒土,于雨前撒后中耕覆土或抢雨中撒施。

⑩防除黄花菜杂草:

a:防除一年生杂草:黄花菜属敏感作物,易受药害,施用除草剂须更加谨慎。过去,黄花菜化学除草仅解决禾本科杂草,一直没有解决阔叶杂草,黄花菜禾阔双除专用除草剂目前国内外除安民农技外,尚无资料报道。经安民农技多年的农药配方、小区试验和多点示范,研制出黄花菜禾阔双除高效安全专用除草剂。湖南祁东已于2008-2010年大面积推广,其他地方开始应用,收到了安全性好,禾阔双除,籽草同灭,持效期长和耐雨冲刷的显著效果。亩用200毫升装的1瓶加助剂10毫升装的3包。其使用技术和注意事项等请登录安民农技网《植保前沿》栏目之《黄花菜禾阔双除高效安全专用除草剂产品简介及使用技术》一文。

b:防除多年生杂草:我国南方防除水花生,可使用20%塔隆乳油10毫升,兑水0.5公斤,用毛笔沾药液点划水花生心叶或茎叶。我国北方防除冰草和青草,可使用41%耘乐水剂1瓶(200毫升/瓶)兑水1公斤,用毛笔沾药液点划冰草和青草心叶或杂草茎叶上。此方法听起来似乎费工和麻烦,其实操作起来速度快很简单。除草效果显著,气温高药后5天开外、气温低药后半个月左右,沾药的水花生、冰草和青草等多年生杂草整株从顶部至根部即慢慢枯死,能根除黄花蔸多年生杂草为害。操作中请注意:应防止药液沾附于黄花菜植株上,以防药害。

3、改革施药方法。防治病虫草害,过去农户总认为大容量、粗水滴从植株顶部淋湿淋透到植株下部,才觉效果好。其实据有关部门测定:大容量、粗水滴的施药方法之农药利用率仅30%左右,大量的药液未沾附于植株叶背、叶面和茎杆而掉落于地面。据湖南祁东1982年对不同容量的喷药方法作防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雾滴越粗,防效越差;雾滴愈细,效果愈好。因此,宜大力推广东方红-18型机动喷雾器进行弥雾,亩喷药液5-10公斤;或使用电动喷雾器、卫士牌和工农-16型手动背负式喷雾器,带孔径1.0-1.3毫米喷片的弯喷头(切勿使用直喷头),进行细点均匀喷雾,做到叶背叶面均沾药,黄花菜前期亩喷药液30公斤左右(即2背包),中、后期亩喷药液45公斤左右(即3背包)。为了确保防治效果和防止药后雨水冲刷,先将药与水配好后,再加硅神5毫升装的1包,摇匀后施用。(硅神具有沾附力强、扩散性快、渗透性好、凝固性速。因此加入硅神后药效好,十分钟后下雨不需补药)。

第二,合理施用肥料,促进植株生长。

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合理搭配。据甘肃庆阳黄花菜研究所资料:黄花菜氮磷钾施用比例为:1:0.5:1,全季无机肥(化肥)总量为50公斤左右/亩为宜。在黄花菜施肥上,重点施好四次肥:

第一次促蘖肥,据我们考察:冬前一根蘖,翌年一根薹;冬前蘖壮,翌年薹粗;薹粗则蕾多,蕾多产量高。可见冬前促蘖之重要。促蘖肥可结合秋季翻土深中耕施用。亩施猪牛栏粪、鸡鸭粪或人粪尿15-30担,在有机肥不足的情况下,可亩施俄罗斯产“双马牌”复合肥加尿素共10-15公斤。先施肥,后中耕,防止挥发流失,确保肥效。

第二次促苗肥。黄花菜春苗出土后,视苗旺弱,亩施复合肥5-10公斤加尿素, 5-10公斤。可结合浅中耕施用(先撒施,后中耕;也可穴施、条施,施后覆土)。以促进黄花菜稳健生长,搭好高产苗架。

第三次促薹肥。黄花菜从孕薹到抽薹、萌蕾这一时段,是黄花菜一生中需肥量最多的一个阶段。一般作二次施肥,且应早施(早施比迟施产量高)。第一次于4月初花薹开始分化时施下。第二次于花薹从心叶抽出时施下。二次共亩施尿素15公斤左右,加复合肥15公斤左右,抢雨中或雨后植株干露时撒施。

第四次促蕾肥。一般为开始采摘10天后,即快进入盛采期前施下为好。亩施尿素5—10公斤,并每15天左右亩喷先科哺育(植物生命急救液)2包,以延长黄花菜采摘期。

如因长期干旱无雨,为及时施肥和减轻劳动强度,将第三次促薹肥方法改为:先科尿素精40克(1小包)+先科磷钾精40克(1小包)+水15公斤叶面喷施,亩喷肥液30-45公斤。每隔15-20天喷施一次,共施二次。其成本低、效果好。追肥精产品功能和施肥方法,请详见安民农技网《产品简介》栏目之《安民农技推广产品肥料微肥激素增效剂简介》一文,或见产品说明书。

第三,配备灌溉设施,增强抗旱功能。

南方黄花菜产区抽薹期以前雨量充沛,采摘期中的7月中、下旬和8月上、中旬有些年份少雨,出现干旱现象。稻田改种的黄花菜,可引水抗旱,以半沟水浸“三沟(厢沟、围沟和主沟),厢面湿润时立即排水。旱土黄花菜遇干旱年份,应抽水抗旱。

北方黄花菜产区6月份前缺雨干旱,7月-9月雨水有些年份基本满足植株生长,有些年份出现干旱。要彻底解决干旱问题应配备灌溉设施,增强抗旱功能。

一是加强喷灌设施建设。这对一家一户来说,难以办到。建议当地政府投资并组织实施,才能解决大面积抗旱问题。

二是修建集雨水窖。一家一户在田间地头修建水窖,汛季集雨,旱时挑水或抽水浇蔸。

三是推广全膜双垄沟复盖法。详情请见安民农技网《中国黄花菜圈大家讲》栏目范学钧主讲的《庆城县熊家庙黄花菜专业合作社培训班讲稿》之“7、北方旱作区黄花菜栽培新技术”。

无条件抗旱的地方,应大力推广喷施高科技产品,以增强植株的抗旱能力。方法是:可选用20%先科哺育、20%先科急救液、20%快速生长剂(以上三个产品内含锌、镁、铁、铜、钙等稀有微肥元素,并加入生物激动素、医用葡萄糖和医用抗生素,经科学方法合成,属无公害产品),亩用2-3包(20毫升/包),兑水30-45公斤作叶面喷雾,于黄花菜始薹后10-15天分别喷施一次(可与杀虫剂和杀菌剂混用,结合病虫防治进行)。可收到提早采摘、增蕾增重、保蕾防落、延长采期,增强抗旱、抗病、抗逆能力,确保黄花菜高产的显著效果。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此文如有不妥之外,敬请批评指导。


 

2010年11月26日

 

湖南省祁东县安民农技公司欢迎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