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合二仙,早生贵子连中三元

(2016-04-25 11:21:59)
标签:

和合二仙花钱

和合二仙

清代花钱

花钱价格

花钱介绍

分类: 钱币收藏

   和合二仙,早生贵子连中三元

    贺喜的礼仪风俗自古一直流传至今,每逢参加新人的新婚庆典时,亲朋好友到场庆贺并送上礼金及礼物作为对新人的祝福。现在的长辈在孩子结婚时送车、送房、送家具、送黄金等。古时候大部分贫民百姓家没有送豪礼的条件,长辈便送出一枚带有吉祥寓意的花钱表达祝福,新人将这枚花钱或悬于幔帐,又或随身佩戴,这便是图中所见这枚和合二仙贺喜钱。

   和合二仙是汉族民间传说之神,主婚姻和合,故亦作和合二圣。据至真道人讲述,民间以和合为掌管婚姻的喜神,并有“欢天喜地”的别称。人们图绘、模塑他们的形象,用来祝福。图中的和合二仙是两个蓬头、笑面、赤脚的小孩模样,一个持盛开的荷花,一个捧有盖的圆盒(或一如意)[][]谐音“和合”好之意。和合二仙之像多在婚礼时陈列悬挂,或绣于枕头、背面、肚兜之上,取谐好吉利之意。

“和合二仙”的传说也是非常有趣的,传说始于唐宋,一位叫寒山,另一位叫拾德。寒山、拾得同居于北方某偏远山村,虽异姓而亲如弟兄。寒山年龄略长,与拾得共爱一女子,而兄弟俩都不知道与对方所爱竟是同一女子,直到拾得和这名女子宣布结婚之前寒山才知悉,寒山乃弃家去天台山一寺庙,削发为僧,结庵修行。拾得知道后,亦痛苦的舍去自己心爱之人往觅寒山。探知寒山住地,乃折一盛开荷花而前往礼之;寒山见拾得来,亦急持一盛斋饭之盒出迎。二人喜极,相向而舞,遂俱为僧。寒山、拾德两位高僧于唐贞观年间由天台山至苏州好利普明塔院任主持,此院遂改名为闻名中外的苏州寒山寺。

直到现在,(苏州)寒山寺里还存着一块青山碑,碑上刻着兄弟俩的形象,上面写着寒山、拾得的名字。但是老百姓不识字,历代来只知道一个拿“荷”,一个“盒”,因此称之为“和合二仙”,我国民间珍视他俩情同手足的情意,把他俩推崇为和睦友爱的民间爱神。至清代雍正皇帝正式封寒山为和圣,拾德为合圣,和合二仙从此名扬天下。

姑苏城外寒山寺是和合二仙终成正果之处,其间的寒拾殿中至今供奉着寒山拾德精美的木雕金身雕像。寒山寺大雄宝殿的后壁嵌有扬州八怪之一的大画家罗聘所绘的寒山拾德写意画像石刻。每年的除夕之夜有大批游客到寒山寺听钟声并朝拜和合二仙。

中国人喜欢讲究个吉利,很多不懂收藏的朋友也可能因一件藏品的吉祥寓意而毫无防备的喜欢上它,一件吉利的藏品不但能够给人带来好运气,更重要的是能在未来的收藏中迅速增值,成为市场上追捧的对象,而这枚小巧精致的贺喜之钱便蕴涵着这样讨喜的魅力。

    这款花钱应为清中期所铸,苏炉出品,长辈用以馈赠刚结婚的新人,此枚花钱的精髓是钱文布局的精妙与华丽,一面和合二仙图,沿用民间喜庆吉祥元素,一面“早生贵子,连中三元”的吉语,四周并配以福禄寿喜花卉纹饰装点,此钱蕴涵了中华的民俗文化及长辈对子女的期望与最深沉的祝福。

 

万思成 整理撰写于2016425日,转载请注明出处,珍惜他人劳动成果!



和合二仙,早生贵子连中三元

和合二仙,早生贵子连中三元

和合二仙,早生贵子连中三元

和合二仙,早生贵子连中三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