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子贡问了孔子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他说:“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你能告诉我一个字,使我可以终身实践,并且永久受益吗?
孔子以商量的口气对他说:“其恕乎!”如果有这么一个字,那大概是“恕”字吧。
什么叫“恕”呢?孔子又加了八字的解释,叫做“与已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你自个儿不想干的事,你就不要强迫人干。人一辈子做到这一点就够了。
什么叫“半部《论语》治天下”?有时候学一个字两个字,就够用一辈子了。
前两天看《大国崛起》,日本《百年维新》中的关键人物涩泽荣一就曾号召日本人要一手拿《论语》,一手拿算盘。精明的日本人啊,取各国之所长,补自身之所短,我们中国人缺少的正是这样的一种精明。
儒家理论的核心和最最精髓的东西,除了“恕”字之外,还有一个是“仁”字。
孔子的学生樊迟曾经毕恭毕敬地去问老师什么叫仁?老师只告诉他两个字:“爱人”。爱别人就叫仁。
樊迟又问什么叫智?老师说:“知人。”了解别人就叫智慧。
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就是智。就这么简单。
那么,怎么样做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呢?
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你自己想有所树立,马上就想到也要让别人有所树立,你自己想实现理想马上就会想到也要帮助别人实现理想。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推己及人,这就是实践仁义的方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