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对癌症患者隐瞒病情?
(2012-11-25 19:21:15)
标签:
健康癌症隐瞒医院病情 |
人的健康如果与癌字联系在一起,就如同上了死刑,结果不言而喻!谈癌色变,对于没有此经历的人可能无法理解病人听到“癌症”二字的反应和心情。
当听到医生说父亲检查到癌细胞时,我内心抖了一下,随后,立即恢复了平静。医生说癌细胞和说吃饭、走路没什么区别,得这种病人的对他们来说稀松平常,或者他们是想用自己的镇定安慰病人或家属,让他们情绪波动不要太大。医生的平静让我随即也平静下来,因为接下来,要面对的事情还很多,容不得我悲伤、难过。
父亲是很敏感的人,心思太重。在农村,人们如果听到谁患了癌症,用不了多长时间,每个人都会知晓。这种事对他们来说就是新闻,新闻就是要不断地被传播、被夸大。因而,思量之后,我还是选择了向父亲隐瞒病情。
我告诉他,肿瘤是良性的,但如果不注意休养,不好好治疗,极有可能转化为恶性。我想用这种不温不火的方式,让他心理有个准备,既能积极治疗,又对病情的发展有所了解。
第一次化疗结束,病情好了很多,身体不痛了,心情也变得好起来。那时候,他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正常人,并且随着治疗的进程,病会慢慢好转,会治愈。那时候的他,信心十足,虽然几次住院,但心情不错,和病友相处也很融洽。再加上医生和护士的人文治疗,让他觉得在上海治疗后,一切都会好起来。
想到父亲不知晓病情,如此积极治疗,我很高兴。大家都明白,有时候心理治疗比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更好。因而,每次去医院,我都要耗在医院,有时候呆一天就是为了等一张检查单。因为检查单上有病人的诊断证明,我怕敏感的父亲看了会撑不住,所以,每次住院,都把一岁多的儿子扔给奶奶,守在病床等着单子。每次刚住进去,第一件事就是告诉他的管床医生,所有的单子都交到家属手上,千万不要给病人本人,而且一再叮嘱医生,开单子的时候把癌症用病人不知道的单词替换。到目前,父亲已经是第六次住院了,每次不等我叮嘱,主治医生都会主动和我,会告诉管床医生怎么写。医生如此配合家属,让我很是感动。
有一次,一位新来的医生,对家属和医生的话总是搞错,有一次把癌症写上去了,幸好被我及时拦截,有一次,在我还没到医院之前,她把买药的单子直接给了父亲,而那上面,清清楚楚写了癌症。我进病床,看见父亲眼神直直地盯着那张单子,我看了一眼,立马知道了状况。那时候,我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如何反应,把单子一拿,说了句“我去买药了”,随后离开了病房。我想,索性就当自己没看见,看父亲是怎样的反应。
中午吃完饭,父亲紧张地问我“那张单子上写得也是癌症”,“哦,医生写错了,那个医生是新来的,一直搞错状况,前天我们做B超,她上面还写你术后,我们手术都没做,怎么会是术后?这个医生,记性太差。”我言不由衷地辩解,自己都不知道这样的辩解有没有说服力。
虽然后来父亲心里有所释怀,但从此以后,他对每张单子都很敏感,都想方设法要去看一眼。而且,随着病情的加重,他变得疑心很重,几次三番地说自己的疼痛是因为肿瘤的原因,给他吃的药,说明书都会仔细看。这样我们做家属的很难做,他已经有了察觉,我们是否要对他坦诚?但如果他知道了病情,以他的个性,就会放弃治疗,即使医生说再多安慰的话,也不能改变他的决定。
看到医院那么多得病症的人,每个人的情况大同小异,不同的只是针对不同病人,有不同的治疗方案,但无非是手术、放疗、化疗。有些人很清楚自己的病因,也能坦然面对;有些人,家属生怕别的病友问病情,小心意意,不想提及;还有象我们这样的,可以提,但不深聊,别人问起来,就说部位太特别,不能做手术,只能保守治疗。
我个人认为,如果病人的文化程度高,经历过很多事情,可以告诉他们病情,让病人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但如果象父亲这样心事重,又敏感的人,还是尽量向他们隐瞒一下,让他们心情舒畅一些,等实在不行,再告诉他们实情,让他们对自己的病有个心理准备。
每个与癌症抗争的病人都是英雄,他们在生与死的边缘,与病魔进行着殊死搏斗。斗争的结果,不一定就是失败,还是有一部人战胜了癌症。
对此,希望父亲也能乐观些,成为战胜癌症的病人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