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股定理》评课
(2010-12-20 09:18:23)
标签:
杂谈 |
本学期的四杯赛我听到李蕊老师讲的一节《勾股定理》,深有体会:
1、《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于模仿与记忆,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以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可持续发展”.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沟通”与“合作”的过程。本节课解主任由勾股定理的历史和毕答哥拉斯的发现直角三角形的特性自然地引入了课题,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思考和交流的学习机会,通过 “观察“——“探究”——“交流”发现勾股定理。层层深入,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发展与应用过程.通过引导学生在具体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获得结论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在思考中活动。
2、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建立在“学生是数学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教育理念上的。所以本节课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利用课件的直观性,经历用数格子的办法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逐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了从“形”到“数”这一认知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及数形结合思想。让学生走上讲台说出解题过程,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暴露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发现学生对勾股定理的理解程度及应用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3、从上课情况看,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能够认真听课,师生互动好,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及课堂练习题都能很好的回答出来,我个人认为,对于这种班级的学生,课堂上能做到这点,已经很不错了,这说明课堂上讲的知识,学生已经吸收了,并能加以应用。
4、本节课利用导学案设计探究活动,通过探究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求新知的欲望。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讨论、交流、推理、发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也为以后探究图形的性质积累了经验。
从解主任这堂课中,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这对于我们今后的教学是很有帮助的。我觉得在数学教学中,作为老师的我们要以自信、乐观的态度对待我们的学生,感染我们的学生,教学准备要充分,吃透教材,对待教学要一丝不苟。在教学中,要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在教学中加强团结协助的精神,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我们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我们不可能做得最好,但我们可以努力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