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语文教材是否要减少鲁迅文章的看法
(2009-08-15 10:53:49)
标签:
杂谈 |
最近关于中学教材中上该养活鲁迅文章的问题讨论的比较热闹,我也凑个热闹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说清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我们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我想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要培养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能力。教材的目的也是要通过优秀作家的文章,让学生们学习我们的文学家们是如何驾驭文字的,这些文章都是中国语言文字表达的范例。
鲁迅的文章显然可以达到这一目的。问题是能够起到这种作用的文章很多,作家也很多。所以我认为鲁迅教材在中学课本中应该保留,但量多了点,可以适当减少,可以腾出空间让学生们更多地学习欣赏其他风格不同的作家的文章。
每扁文章就是个运用中国语言文字的范例,这种例子越多越好。要百家齐放,百家争鸣!
鲁迅作为一个优秀作家和知识分子,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尊重和爱戴。但我们给他增加了太多的使命,我想如果他本人要是在世,也不会同意的。他文章中很多观点实际是出自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而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他是一个理性看世界的人。一个敢于发表个人内心想法的人。有生命力的作品也必须是发自内心。我们的教师应该从这个角度去讲解鲁迅,而不仅仅从革命精神方面去分析。
鲁迅的文章要保留,但不必太多!这就是我们观点。可以让学生们再学学梁实秋,胡适、钱钟书、徐志摩,余秋雨等待。甚至一些过去于我们政见不同文人的作品,也可学习。我们看的文章,而不是政见!
题外话,现在语文教学的目的值得大家认真思考。我们学语言为什么,目的是什么?应该很明白,我们的教学应该围绕它进行,我们要教会学生的是表达思想的手法和能力。而不是思想本身,所以总是什么中心思想,什么段落大意的讲个没完,让学生学起来也真没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