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保护价收购粮食保护谁?

(2008-12-12 17:57:28)
标签:

财经

以保护收购价收购农民粮食是我们为稳定粮食生产,鼓励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一项重大措施。从全国连续数年的粮食产量来看,这一政策应该发挥了较大作用,可谓是功不可灭。但这一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好处是不是有通常想象的那么大?是不是在确实保护了农民利益?有一个现象给我们的怀疑提供了依据,就是粮食零售价与保护价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因为从逻辑上讲所谓保护价,应该是市场不能或不愿意接受的粮食价格,是国家为了国民经济整体利益或者为了农民利益或者为了粮食安全等等原因,以高于市场价格收购农民手中粮食。也就是说,其它企业或者市场不会以此价来收购粮食,如果它们以此价收购粮食并在市场上从事粮食流通经营应该是无利可图。但实际情况显然不是这样,一方面是粮食流通企业得到的粮食进货价格普遍高于此价,另一方面保护价与零售价之间的巨大差距让与之相关的企业过的很愉快。说明这个保护价并不是市场不能或不愿意接受的价格,而是市场很愿意很能承受的价格。

那么我们的保护价在保护谁?为什么粮食收购价上不去?问题都出在保护价收购。保护价收购的本意是无可指责的。但当国家以保护价收购粮食的时候,国家就成了市场上居有绝对垄断地位的收购企业,因为它资金雄厚,信誉卓著,其它企业根本无法与之竞争,使得本想在此领域有所作为的企业逃之夭夭。它们只能改变战略退居二线,在流通领域大显身手。这样对它们来讲,既可减少收购粮食收购过程中的风险,当然包括价格风险;又可充分利用收购价的通明性,确定其在各环节的收益;还可在市场真的不好时,轻松地退出竞争,因为它们没有粮食积压的问题。对它们来讲真可算是因祸得福。另一方面,我们的农民只能将手头的粮食卖给这市场上唯一的收购方,价格是明确的,也几乎是不可商量的,因为他们别无选择,保护价往往就是最高价了。这一价格在市场是高是低无从判断,因为仅此一家。对农民来讲,只要保护价一年比一年高就可以了,种粮就有意义了,也就有了积极性了。这也是为什么粮食能够连续丰收的原因之一。但我们的保护价在保护他们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