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几百年后还能搜到小源的BLOG吗?

(2006-09-25 22:56:37)

     前两天在北大听课时,讲媒介传播的老师聊起了木兰家书的事.讲的是一位生活在山区的老妈妈,他的四个女儿都分分考入了大学,来到城里读书.几年来,母女五人都是靠每周一封的家书互通情况.几十所过去了,老妈妈将家书装订成册,每当翻看一封封的家书,历年的往事例例在目,犹如一部家族编年史.

  直到2000年,电话与网络技术来到了这个偏远的山村,她的四个女儿每天都可以打电话给她了,她每天都能听到女儿们的声音,不用再为家书而等待一周了.而这时,也再没有了女儿的家书.家族编年史结束在了电话到来的那一年......      
   

  "网络,电话,E-MAIL代替了书信,他的时效性让人们成赞,甚至依赖,但当他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就是可怕的,他取代了人们原有的生活,现在的人们无法想像没有电话,没有手机的日子,却忘记了,仅仅在十几年前的本来生活."听到这话时,我也感觉好可怕,一件冷冰冰的机器,就那样轻而易举的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让我们忘记过去.
   

  而刚刚,在写BLOG时,忽然间有个很有意思的想法:老妈妈和他的四个女儿可以建各自的博客啊,这样,不仅将每天的过往,绘声绘色的录下来,更可以达到即时的效果,所有人都可以看到,也可以做评论.隐私部分可以用悄悄话的方式.很多年以后,不但可以温故如新,还可以方便的整理,搜索,图文声并茂.

    没有书信很可怕吗?书信也不是从来就有的啊,是随着人们的分离才有了书信,不是吗?他的出现,也像E-MAIL一样,是那个时代的新鲜产物不是吗?也许人们本来就不该分离的,是因为人做错了事,上帝要惩罚人类,才制造了分离,后来,又因为痛情制造了书信.那么多年过去了,上帝的气已经消的差不多了,所以制造了发达的通迅工具,恢复了我们本不该有的阻隔.我们只是刚刚恢复正常而已,从历史的长河看,书信才是插入者呢.

  于是我又想,等我老了,死掉了,我的后代们是否还可以在网上看到我现在的文字呢?是否还可搜到"小源的BLOG"呢? 是否可以看到我公园2006年9月25日晚的胡思乱想呢? 那将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啊.也许他们,将不以为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泡沫时代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