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瓶瓶罐罐到21世纪的中心科学
(2009-03-28 14:24:38)
标签:
杂谈 |
从瓶瓶罐罐到21世纪的中心科学
——王鸿飞研究员主讲科学人讲坛第十期“现代化学的观念”讲座
化学=烧瓶+烧杯?or 化学=激光器+真空+计算机?事实果真如此吗?
2009年3月28日 “科学人讲坛”之“现代化学的观念”报告会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举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王鸿飞教授与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的近百位大学生以及社会各界科学爱好者就现代化学的观念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交流。
王鸿飞研究员通过自己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杜邦公司以及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从事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发的具体经历,介绍了现代化学的基础研究前沿与高技术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他特别强调了现代化学不仅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内涵广泛的精密实验科学,而且对人类生活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他指出,人们常常会将化学狭隘地理解成为与瓶瓶罐罐打交道的定性的科学,甚至将化学想像成为可能会给社会带来污染和灾难的工业技术,其主要原因是人们对于现代化学的观念以及重要作用缺乏实际的了解。
王鸿飞研究员还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通俗易懂地介绍了界面光谱学的一些新的进展,以及近年来一些有趣的化学发现相关的故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化学科学是物质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基础,在原子和分子水平上对材料、环境和生命科学各个领域的不断的深入研究,是未来科学发展的重要的立足点,是21世纪的中心科学,应该引起社会的充分重视。他在总结中援引著名化学家Wilhelm Ostwald的观点,指出现代化学的观念需要改变,化学家们的注意力需要从参与反应的物质转移到反应本身上来。
“科学人讲坛”迄今为止已经成功举办十期,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领导和全馆职工的积极指导和推动下,在院内外专家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中,在国家科学图书馆物理平台和网络平台的有机结合基础上,推出了系列宣传科研创新成果、展现科学家风采、反映社会发展热点和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动态的科普讲座,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科学人讲坛”必将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精益求精、不断创新,为服务面向国家、面向中国科学院、面向社会的科学文化传播事业不懈努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