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性或者对称性破缺:物理学家理解自然和自然规律

标签:
it |
邢志忠研究员
对称性或者对称性破缺:物理学家理解自然和自然规律
“对称性是理解自然规律的重要工具, 本身具有极大的美学意义;不对称也是美的,倘若弱电对称性不破缺,后果将很严重:电子和其它轻子与夸克将没有质量,将无法形成原子核、原子、分子、无机物、有机物、生命……;倘若CP对称性不破缺,后果也将很严重:大爆炸产生的等量夸克与反夸克最终湮灭成光子和中微子,无法形成原子核、原子、分子、无机物、有机物、生命……”
11月22日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共同主办的“科学人讲坛”之“物质世界的不对称之美——解读2008诺贝尔物理学奖”报告会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举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百人计划”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理论物理研究室副主任邢志忠与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单位的150余位大学生以及社会各界科学爱好者就2008诺贝尔物理学奖以及基础物理学发展趋势进行了热烈交流。
由于对基本粒子物理学中的对称性破缺问题做出了重大理论贡献,美国芝加哥大学费米研究所的美籍日本物理学家南部阳一郎、日本筑波高能加速器研究中心的小林诚和日本京都大学汤川理论物理研究所的益川敏英被授予2008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邢志忠研究员在报告中主要介绍了获奖者的历史性工作以及与之相关的弱电统一模型的大致发展轨迹,并探讨了无法在小林-益川机制内解决的宇宙的物质-反物质不对称难题。邢志忠研究员指出2008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们的工作还有很大发展空间,现有的标准模型及其CP破坏机制无法解释宇宙的物质-反物质不对称,需要新的物理机制——新的CP破坏来源和新的重子数产生机制来破解上述难题。对称性或者对称性破缺始终是物理学家理解自然和自然规律必由之路。最后,邢志忠研究员从能量前沿、强度前沿、宇宙学前沿三个方面介绍了基础物理学前沿发展领域。
为了方便社会公众共享邢志忠研究员的精彩报告,国家科学图书馆将其视频资料上传至服务主页(www.las.ac.cn),通过“服务项目”中“展览与讲座”进入科学文化传播服务平台“在线报告”栏目,社会各界科学爱好者可获取报告会的数字资源,进一步体会诺贝尔奖的科学文化内涵。
讲座现场
邢志忠研究员与北京科技大学学生科协同学合影
听众认真参观《光辉的历程 丰硕的成果——中国科学院航天科技部分成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