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事之秋,又有东西拿来唠叨。先介绍一下背景情况:学院最近炮制出一套“讲座盖章制度”,听讲座的次数直接与学分挂钩,咱们学生每学期至少得听满5个讲座才能获得某一门课程的学分,未达到此项标准,则有两样严重后果:第一,扣德育分(牵扯到奖学金),第二,不给学分(甭想毕业了)。该举措一出,在校内网上发表的抨击“讲座制度”的文章不胜枚举,对该制度持友好态度的有关文献资料,很遗憾,史料尚无明确记载,我们无从考证。
刚才,坐在我对面的Celandia给她的班长打了个电话,明天有L君的讲座,要求每班至少去四人。在电话里头商量来商量去,到底是让本学期新发展的预党去做“敢死队”呢,还是让班长团支书“挺身而出”呢?呵呵,这阵容倒是和“争先创优”如出一辙。纠结了半天,怎么着都有
Celandia 的份儿,得,明天关机,一了百了。
听讲座不情愿?不会吧!
遥想当年我们讲座的火爆场面啊,这里我只引用S同学一个多月前的一段话便可见一斑:“咱学院都是为了咱们着想啊!为了扩大咱们的知识面,为了咱以后更好的就业!所以啊,你们政教的、行管的、社工的都去听司法考试的讲座啊!为了以后就业多一条路啊孩子们!快期末考试了?期末考试那是靠平时用功的,你就快考试那一个月你用个什么劲啊!还不如腾出这个月来听听讲座盖盖章啊!你考试没过下学期补考嘛,复习你XX的什么劲啊!人给你们办讲座容易吗!你们不听你们上路吗!告儿你们,今儿下午就有讲座可以盖章的,都去啊!你XX的上什么课、打扫什么卫生!不去没位子了就!没位子又得限定人数了就!”
看明白了吗?
事实证明,人的潜力是无限的。
咱们拼死拼活了一个学期,终于达到了“一·0.5”计划了呀!长吁一口气,腰板直了、精神旺了,再也不受那奴役苦了,巴扎嘿!
不过呢,章盖满了,讲座还没完,怎么办?
是你你怎么办?不想去了吧,本性暴露了吧?当年日思夜想的讲座通知短信啊,现在看着怎么这么扎眼了咧?当年因为同学们太踊跃而不得不限定人数的讲座,现在怎么成了“至少四人”了咧?当年宁愿站上两三个小时也要一睹风采的讲座,现在怎么都推给党员、班委们“舍身取义”了咧?
讲座是讲座,盖章是盖章。
学院多给我们安排讲座当然是件好事儿,但诸如盖章之类的玩意儿,莫名我就鄙视你,深深地鄙视你。
这就像是过节时互相转发的无聊短信,你骗我我骗你,有意思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