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校变成了庙

(2016-07-28 16:57:28)
标签:

河南社旗

50年前

我的学校

火神庙

半瓶水

分类: 纪实系列

学校变成了庙

 河南省社旗县曾经叫赊旗镇,人们简称其为“赊镇”,1965年建县时改名社旗县。赊旗镇和社旗县的名字都很有故事:赊旗镇据传是汉光武帝刘秀曾在此地赊酒旗起兵而得名传说刘秀当年起义反对王莽政权曾在这里一刘姓酒家赊了一面酒旗作为招兵买马的大旗最后推翻王莽新朝的统治建立了东汉政权故称赊旗镇。社旗县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理周恩来提议,赊旗改为社旗”,寓意为“高举社会主义红旗”,一地由两位帝相级人物命名,我想有此等殊荣的地方应该不很多见。

父亲被任命为社旗县的第一任县长,我们全家跟随父亲从南阳搬到社旗县居住。那年我十一岁,上小学四年级。

虽然那时赊镇已经叫社旗县了,依然和南阳城大不一样,这里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镇,但是虽说有着72条古街道,在年少的我眼里却是些弯弯曲曲小路。如今已经是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山陕会馆那时还叫山陕庙,里面清凉幽静,我们常常在放学之后拐进去玩一会才回家。

那时候,我只知道我上学的学校是一个古庙,并不知道是什么庙。2011年5月,我在离开45年后又回到了社旗,找到了当年的学校,当时整个学校被围了起来,大门紧锁正在修缮,由于赶上5.1放假,找不到人开门,只好遗憾的擦肩而过。今年5月,我终于又一次到了社旗,并来到了我50年心心念念的学校。

学校已经变成了一座真正的庙宇,或者说,学校被恢复到了曾经的面目。人们把庙变成学校又把学校变成庙,在中国七十年的近代史上成千上万的演绎着,我不知道这些是进步还是退步,我只想从这座买票供人参观的昔日的学校中找出我旧时的记忆。

我第一次知道我的学校曾经是一座火神庙,而且如今还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历几十年沧桑的我站在11岁时我席地而坐玩“抓籽儿”的青石板上,第一次抬头看那些精美的石雕和木雕,看那些奇兽花草,看那些神仙故事,很奇怪当年的我怎么就没看见过呢?

学校变成了庙

 火神庙的大门,曾经是我的音乐教室,教室在二楼,小心走在木头地板上会发出咯噔咯噔的声音,我在这里学会了《毛主席的书我最爱读》和《贫农弟兄吕川良》等很多歌曲。

学校变成了庙
     下课以后,这里是我们的乐园,我们在这里围着圈看班里一个女孩表演豫剧《朝阳沟》选段,在这里玩的最多的游戏是“夹沙包”。

学校变成了庙
这个牌楼下面的青石板是我们玩“抓籽儿”的好地方,石子落地跳起脆响,夏季坐在凉凉的石板上,常恨上课铃响的太早。

学校变成了庙
我的教室,就是面前叫做"和合殿"的这座房子,半个世纪后我站在这里,怎么也找不到当年的感觉了。

学校变成了庙

学校变成了庙

学校变成了庙
这些精致的木雕石雕,我仿佛第一次看到,当年都没注意到过。


学校变成了庙
这些殿堂,以前都是教室。

 


学校变成了庙

学校变成了庙

学校变成了庙

学校变成了庙

学校变成了庙

学校变成了庙

学校变成了庙
上面这几幅是著名的山陕会馆。

学校变成了庙

学校变成了庙

学校变成了庙
如今的所谓七十二条古街,完全没有了当年的样子。

学校变成了庙
站在山陕会馆前,我也完全没有了当年的样子。

 

相关链接:再回社旗(一)

再回社旗(二)

再回社旗(三)

再回社旗(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