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回方城(二)

(2016-06-06 13:42:47)
标签:

河南方城

往事如烟

1966年

文革期间

半瓶水

分类: 游记/照片
再回方城(二)
    来到方城,在找到“大口”之后我们确立了所在的位置,把车找地方放好,开始寻找我们曾经的家,准确地说是我们曾经住过的房子。
    父亲在文革前夕被调到方城县,时任方城县委第一书记,那时县委家属院尚未建好,我们家被临时安排住进一个和当地居民在一起的院子。我家在那个院子住的时间很短,应该不超过三、四个月,但是那里对我印象很深。
    院子里有一个大女孩(因为我那时应该是11岁,属于小女孩,现在回忆那个女孩好像有十六七岁)那女孩叫“二”(音)。二养着一只大黄狗,大黄狗整天威风凛凛地蹲在院子里,之前我从来没有近距离接触过狗,所以对那只狗心生恐惧,不敢到院子里玩。我家养一只非常聪明的猫叫咪咪,咪咪刚满月就到我家,伴随着我们的童年和我们一起长大,所以我们姊妹几个对咪咪非常有感情。咪咪已经跟随我们搬了几次家,从市到县又到另一个县,从来不需要栓也不需要圈,它认识我们的声音,它会乖乖的和我们在一起。第一天我们搬到那个院子,大黄狗就发现了我家的咪咪,大黄狗一下子就扑了上来,好在咪咪反应极快地窜上了院子里唯一的一棵树上,在我们的尖叫声中二走过来喝住了黄狗,并教黄狗认识我们和我们的咪咪。虽然黄狗退下去了,但是依然从喉咙里发出咕噜噜的声音,虎视眈眈地盯着我们和咪咪,咪咪炸起了全身的毛,哄了老半天才勉强哄下来。从此我对二和她的大黄狗便有了敌意。
    其实二家的大黄狗很聪明,二有个哥哥双目失明,每次二的哥哥出门一手拿根棍子探路,一手抱着自己的二胡,旁边总是跟着大黄狗。记忆中二的哥哥手中从来没放下过他的二胡,每天听着二的哥哥坐在院子里如泣如诉地拉二胡,那声音委婉哀怨绵绵如丝,长大后看过电影《二泉映月》,瞎子阿炳的形象在我脑子里永远和二的哥哥合为一人。
     我家的咪咪终日生活在惊恐和烦躁中,似乎永远和二家的黄狗成不了朋友,母亲只好把咪咪带进了县委大院,终于有一天,咪咪跑丢了。经过仔细寻找之后发现县委大院的围墙下面有小小的流水通道,咪咪应该是顺着流水通道跑出了大院外。县委大院外面是一片广大杂乱的居民区,我从早到晚在这片居民区的每个方位呼唤咪咪,询问我见到的每一个人,那时民风淳朴友善,不会有人对一个陌生的小女孩起坏心。第三天的傍晚,我疲惫不堪正准备放弃的时候,忽然在我叫咪咪之后听到了熟悉的回应声,我顺着声音走,叫一声回应一声,叫两声回应两声,狂喜之下我顺着声音奔去,终于在一个破院子的墙头上看见了我的咪咪,咪咪显然是听到了我的声音,刚从锁着的院子中跳到墙头。墙有点高,咪咪正在犹豫着怎么下,看见我后就毫不犹豫的冲着我跳下来了。我抱着我的咪咪又蹦又跳又亲又笑一路往家里狂奔,记得有一个老太太看着我说,这小妮儿真把她的猫找到了啊,看高兴的,别摔着了,慢点跑……
     二家院子离大口很近,应该不到100米。记得有一天,邻居大婶神色怪怪的说:“快去看看吧,大口有人戴高帽子游街呢。”
    我跑到街上看见了我以前在电影上看到过的类似的场面:大口中央被人层层叠叠地围着几个人。弯腰低头的站着,头上戴着用纸做的大约有一米多高的尖尖的帽子,后来我知道那叫‘高帽子’。
    我心中暗暗奇怪:“今天演戏怎么到大街上演了?”
    看看周围没有可以问的人,大人们层层的把我挡在了人群后面,我只能看见那些高高尖尖的帽子,看不到戴的人怎么样,觉得没意思,只好悻悻地走回家,邻居大婶看见了问:“看见了吗?”
    “没有,看不见,看的人太多。”
      大婶说:“开始我在的时候人不多,能看见,但是我不敢看,打的很厉害。”
     “打?为什么?不是演戏?”
     “演戏?演什么戏!那是斗争!那几个人反党,反毛主席。”
      我心里一阵紧缩,立刻跑回到刚才那地方,已经散了,留下的是三三两两的大人们在那里议论。
      这是那场空前的灾难在我脑海里留下的第一个比较完整的最初的场面。   
      11岁,已经不小了,应该懂事了。但是在第一次看见人们戴着高帽子游街的时候我竟然理解为那是演节目,可见11岁之前的我是多么的单纯和幼稚。 
     我家在二家院子没住多长时间,就搬到了另一个院子。现在想来,可能我们当时到方城的时间仓促,只好临时被安排住进了一个大杂院。第二个院子相对就安静许多,居民好像也都是相当阶层的人。这样我们在方城县就有了第二个家或者说是曾经的第二处住房(下篇)。
 
再回方城(二)

再回方城(二)

再回方城(二)
    在我家方城县的第一个住址上盖的建筑物处,已经没有一丝一毫当年的痕迹,行走在这里我莫名惆怅,往昔走过的路漫漫茫茫,二和她哥哥一定不知道一个11岁的小女孩把对他们的记忆和怀念保留了整整半个世纪。

相关链接:再回方城(一)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再回方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