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打工小记(三)

(2011-09-12 16:06:18)
标签:

退休之后

打工小记

地方特色

半瓶水

分类: 纪实系列

打工小记(三)

    算起来半瓶水已经在洛阳呆了34年,等于说前半生大部分是在洛阳度过的,但是和洛阳周边地道的土著接触还真不多,更没有这么近距离地共过事。

    以前半瓶水呆的那厂,是我们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156个项目之一,前苏联老大哥帮助建造起来的,建厂初始从外地迁移至洛阳。由于是军工厂,以前进厂人员政审、文化等要求都较严。历年进厂工作的人员,特别是知识文化层稍高的多以外地分配来的大、中专毕业生为主,后来渐渐有不少本地毕业的学生和子弟扩充到职工队伍中去,各种地域的人渐渐都被同化到企业的某种文化生活氛围中去了。半瓶水生活的这个区属于工业区,这里的人员组成正如毛老人家所言:“来自五湖四海……”。讲话以普通话为主,河南话为辅,上海话、东北话、四川话……全国各地的话混杂其中。

    同是洛阳市,每个区的发音也不同,老城话算是正宗的洛阳方言,有个别词汇经常能在曹版《红楼梦》里找到。比如:“厮跟着”,老城人常用语,红楼梦里也用,说明老城味的河南话有悠久的历史和地位。西工区的河南话很大众化,易懂好听,这个区在相当时间内居住着政府机关和其有关联的各个要害部门,人员多是河南各地的精英,所以取河南话之精华,后代们的河南话更是朗朗上口。涧西区是各大工厂的所在地,外省人很多,所以多数人把普通话和河南话结合的恰到好处。

    啰啰嗦嗦交代了半瓶水的居住和工作环境,就难怪半瓶水目前在一个地处洛阳郊县的单位工作,看到和听到的和之前接触的大相径庭。半瓶水打工的这个民营企业规模相当不小,人员除了少量招聘过来的技术、管理人员外,其他大多数工人是附近的村民。这里面有很多是在改革的浪潮中被冲击跨了的小厂的下岗或者失业工人,还有很多是村民的孩子到市里上了技校之后就近就业,也有一些比较简单的工种是附近的村民经过培训就业的。由于半瓶水这次就业的是生产管理岗位,(技术部自然要文明得多),所以接触的大多是工人的管理者们。

    这些本地工人(包括管理干部),除了身上穿着统一的工作服外,说话和当地农民没有区别。虽然他们说的话半瓶水能听懂(除个别词汇外),但是他们的用词让半瓶水很是不习惯。首先,他们(指男性)说话的标点符号不是我们常用的逗号句号,而是用一个词代替,这个词就是男性的某个很私密的部位用当地土话形象地形容出来。这个词用使用的频率高低在于这些语言的激烈程度,也在于这些语句标点符号的多少。

    以前,半瓶水也常遇到个别比较粗俗的男人说话有用这样的代号当做标点符号,但那毕竟是少数,而且不得登上大雅之堂,在某些场合绝少见到。但是这里不同,在这里这些甚至就是官话,上至领导,下至工人,这些带符号的标点被巧妙地运用在会议、座谈、谈判、命令、条例、工作、生活、玩笑、亲昵、恼怒……等等各种各样的口头语言交流中。我细心观察了一下,对于女性,特别是对于陌生女性(比如我),倒是没人当面这么使用符号。这么想来,这些符号使用者们一定也感觉到这大约不是一个很文明的东西,还是能约束着自己在某些方面不用。

     我常常感叹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中国语言真的是博大精深,中国很多地方的民风民俗常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说,中国农村的很多小孩子最初始的启蒙性教育源于听到大人的粗话和骂人话,他们把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的某个私密部位大声的说出来就起到了骂人的效果,这些事情仔细想想真的是很奇怪。

    其实,能娴熟运用这些本公司官方语言的人大都可亲可爱,半瓶水也就是一退休老太太,经过几十年的修炼,已经有相当的适应能力,能熏染这些地方特色很难说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另外一件事就叫半瓶水有点郁闷了,这就是这些先生们在办公室运用这些标点符号的同时不停地抽烟。好在半瓶水来到这里的时候已经不用空调了,所以窗户一直是开着。开始的时候,半瓶水在实在忍受不了的时候去把门打开,但是最近几天天气骤然变凉,开窗开门已经开始勉强,半瓶水不知道今后能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来妥善解决这个难题。

    最深的感受,就像是在村里上班,感受村里的乡土气息和粗鲁,同时也感受村里的朴实和真诚,比如前天,半瓶水就收到一位机修师傅带来的嫩玉米,那不同于市场上买的,刚从地里采回来的,纯天然的,真香。说到村里,可能更多想到的是阳光田野,回归自然,但是真从都市走进村里生活,你能适应吗?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