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吃店日志(三十四)--小店放假了
昨天,我的小吃店终于在酷暑中放假歇业了,我终于可以独自享用自己的电脑安静地上网(在店里不知道有多少孩子窥视我的电脑啊!),终于可以在凉爽舒适的家中衣着随便地大吃二喝,终于可以旋转在电脑椅上想去谁的博客就去谁的博客,想和谁聊天就和谁聊天,想玩什么游戏就玩什么游戏……总之一句话,劳累酷热之后才知道家的含义。
在学生们考试完的那天傍晚,我在店门口摆上一张小茶几(选择在门外是因为店里地方小,不停地有人进去吃饭,一直安静地坐不下来),请几个孩子吃饺子。之前他们告诉我他们还是在春节吃的饺子,已经一个学期没吃饺子了,所以特别想饺子。这几个孩子有的是在店里打工,有的是和店里关系密切,都是我非常喜欢的乖孩子。吃饺子之前简单的弄了几个菜,是在我的指导下他们自己动手做的,我冒着暴晒去超市买饺子和制作果啤的原料,之后我亲手调制了冰镇果啤。我们一边畅饮一边行酒令做游戏从下午6点到晚上10点以后,谁输了谁就唱歌跳舞做大家让其做的任何事情,比如说看见一对小情侣在水管处洗桃子,让输者去向人家讨要一个桃子,比如说即兴唱歌吟诗带表演……,因为一边在门外吃饭,一边招待不断进店的客人,没留下几张照片,但是孩子们带给我的快乐永远留心中了。
开了小吃店之后给我最大的感受是这些孩子们改变了以前我对整个80后、90后这代人的看法。在城市那些独生子女们的自理生活能力严重下降和对家庭以及社会责任感部分缺失的现今,这些农村多子女家庭的孩子很大程度的保留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体表现在对家庭的责任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对新生活的热爱、渴望和追求。在那些城市独生子女们倒计时计算着放假之后回家享受家的温馨的同时,很多农村的孩子(其实他们有很多家庭的经济条件并不比城市孩子差,特别不比城市的工人阶级、下岗职工子女家庭的经济条件差)在学期快结束的时候一边复习考试,一边到处寻找暑期临时工,以便一放假就能立刻打上工,用他们的话说,即便挣不够学杂费,起码也要挣到生活费:“我们这么大了,真的不好意花家里的钱。”
在小吃店,我非常辛苦、劳累而且挣不到钱,但是,我认识了这些孩子们。我为起码四个孩子提供了勤工俭学的岗位并让她们‘再也不想吃食堂的饭了(她们的原话)’,我让更多离开家的孩子们在这里找到了家的感觉并在这里想起了他们的妈妈(孩子们的话),为此,我找到了退休之后废物利用的那种感觉,所以我苦和累但是愉快着。
我送走了每一个来和我告别的孩子,对他们挥挥手说:“下学期见!”

我和孩子们碰杯(后面是我那辆用来采购的坐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