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日记节选(二)
旁白:岁月就像一条长长的路,当你在这条走过的路上仔细搜寻那些陈年的蛛丝马迹时忽然发现时光已经风干了那些模糊的记忆,看着这些陌生又熟悉的踪迹我甚至不认识在这条曾经走过的路上那行脚印是属于自己。上篇《知青日记节选》在博客上发表之后一位叫做张祥茂的博友留言:“无论当时是多么幼稚,那毕竟是真实的自己.不必刻意掩饰当年的无知,那永远是心底流出的小诗。”真的非常感动于这种理解和支持,或许幼稚和肤浅有的时候也能成为一种炫耀的资本。但我知道,即便是那些年龄稍长于我的老三届知青哥哥姐姐们,即便是我同时代的兄弟姐妹们,也未必有过我的这些紧跟时代又矛盾重重的真实思想和行为,虽然共同的社会背景,但是不同的家庭成长环境和个人经历,造就了每一个不同的人。好在我坦率甚至透明,我愿意把在这条路上留下的每一个脚印变成一种符号,这些符号最终汇聚成一种元素,一种物质,之后彻底回归大地。

(一九七三年)五月三十日
下乡半个月来,我深深地感觉到像我们这样分小组和几个同学在一起吃饭、劳动、睡觉,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团结。如果团结搞好了,一切问题就好办了。如果团结搞不好,整天吵架,那是什么事也办不好的。这是我早预料到的,所以下决心一定要把团结搞好。但是一到真实的实践当中,这件事是非常难办的。我的脾气不太好,加之我们组有的同学的脾气也不好,这就难办了。我不能只强调脾气,脾气坏就可以原谅,这是不允许的,我应该控制自己。
但是,有的时候是控制不住的,我们是一轮一天做饭,今天是JP做饭,好像是盐放的太多了,我没吭声往碗里加了点开水,但是NCL就说了几次不好吃,吃完饭刷碗的时候还嘟嘟囔囔的。我说你做的也不好吃,人家JP也没说什么啊,结果NCL就说她几天就没好好吃饭了,这样把我们几个人都连带上了,这么怕苦怕累我最看不起。说着说着我俩就吵起来了,外面的人都能听见,人家会怎么想呢?JP也够呛,我是为她说话,她两边都不想得罪。最后我们都哭了,我也不知道是怎么了,心里不好受,谁割了麦子这么累都不想做饭,大家有点借题发挥。
这会我自己爬在床上写日记,没有桌子,但是我不能有怕吃苦想要好条件的思想,我看到贫下中农没有叫苦怕累的,虽然我们很累,但是我想过一段时间习惯了就会好的。
(一九七三年)六月五日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全庄的人都喜气洋洋欢度节日,我们几个商量了一下,就请假回到了家。看到家里空空的,只剩下小弟一个人了,姐姐弟弟也都离开家了,妈又生病了,心里很不舒畅。但是这都是革命的需要,我们姐弟也能为革命做出贡献了,我们岗位虽然不同,二姐和大弟参了军,大姐和我下了乡,但都是为了革命工作,革命分工不同,在农村一样干革命,想到这里我心里就十分高兴,我帮家里拆洗了被子洗了衣服。
(一九七三年)六月八日
今天见到了同班同学XJ,同学相见,分外亲切。她分到了大河屯公社乔村大队二里桥,那里的贫下中农对她们十分亲切,她告诉了我几件事,有的贫下中农还帮助她们做了好吃的饭,我听了很感动。她告诉我她和同学ZSJ也不是很团结,我劝了她一阵,要她搞好团结。晚上我们一起看了彩色电影《海港》,以前看过多次,这次看了仍然能受到一定的教育,我们在农村更应该注意阶级斗争的动向,注意各种思想的反映,随时随地提高革命的警惕性,积极投入到了三大革命运动中去,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严防上阶级敌人的当。
(一九七三年)六月十二日
每当我看见了学校时期的日记,就会回忆那时幸福的学校生活。近半年来,我离开了学校,离开了我的课桌和那张我坐习惯了的凳子,记得我在那凳子反面写上了我的名字,那是为了我那张凳子坐着舒服,总是有人悄悄地换了去,我写上名字之后就没人再换了,那时LYP还愤愤地说:“有本事你搬回家去!”我不知道现在谁坐着我的凳子。我现在十八岁,这十八年中我在学校就有十年多,好像是我懂事起就是学生了,我听惯了那清脆的铃声,可惜现在听不到了。我留恋课堂、作业、打球、做广播操,现在我把记录学校生活的日记本放在枕头旁常常翻看。但是党教我从一字不识学会了许多革命的道理,我是一名共青团员,在革命需要的时候我必须听毛主席的话投身到革命运动中去和贫下中农一起并肩战斗,做一个对人民,对革命有用的人才。
(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