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情感空间文学/原创我的外婆日本鬼子搬迁半瓶水 |
分类: 纪实系列 |
由于日军的入侵,外公的家乡沦陷后鬼子骚扰的无法生存。我记得小的时候外婆多次讲过她们‘跑老日’(地方方言,就是日本鬼子来了就牵儿携女地躲避),外婆她们每天都会准备一些干粮包好预备着,只要村头一有动静大家就会立刻拿着准备好的干粮背着小孩子,搀扶着老人往村后的山里躲避。外婆说她那时年轻,没敢洗过脸,每天烧火做饭的时候还要顺手往脸上抹一些黑锅烟,整日弄的蓬头垢面的,因为日本禽兽不会放过他们见过的每一个有点姿色的‘花姑娘’。外婆说,每次‘跑老日’回来家里都是一片狼藉,掀开面缸,里面是‘老日’拉进去的大便,揭开锅盖,里面是‘老日’拉进去的小便,平时值钱一点的东西大家早就埋藏起来了,鬼子能拿走的什么都拿,拿不走的就给毁坏了。
外婆有一次去菜地干活,远远看见几个鬼子从另一个村里出来,外婆立刻猫到一个沟里的几棵芦苇后面。几个鬼子押着两个姑娘,忽然看见鬼子就把两个姑娘扑倒了,姑娘的尖叫声隔着几块菜地传了过来,外婆一下子就坐在芦苇沟的水里起不来了。不知什么时候天色已经发暗,周围早已是死一般的沉寂,冰冷的污水冻的外婆瑟瑟发抖全身麻木,生存的本能使外婆爬出了那芦苇沟,空旷黑暗的野外看不见一个人影。外婆拖着湿透的衣服往家的方向蹭,在快走到村子的小路边,忽然就看见她的婆婆由外公的堂哥陪着坐在地头哭泣。原来他们听说鬼子抓走了一些年轻女人,又到处找不到外婆,以为外婆一定也是被抓走了,老太太怎么也走不回家了,腿一软就坐地头哭,她的侄子束手无策地站在旁边。我不知道那时我的外公为什么没在家,我小的时候外婆给我们讲她年轻时候的故事非常多,遗憾的是那时我不懂事,听的时候不知道前后连贯,如今斯人已去,很多留在脑子里的碎片怎么也拼接不起来了。
在外婆讲的亲身经历的故事中长大的我,从小到大都对日寇残害我骨肉同胞的滔天罪行切齿不忘,真正是‘国仇家耻永难忘,此恨绵绵无绝期’!
家乡是呆不下去了,这次事件更促使外公一家向更远一些地方逃难的决心。那时外婆的公公已经去世,我的外公已经是一名中共地下党员。后来我们分析外公可能早有跟着部队走的打算,但是自己的弟弟已经在外不能照顾家了,自己走了家里的妻女老母怎么办?那时外公的叔叔已经在河南南召落住了脚。外公家的药铺生意好像是已经经营了几代人,外公一家老少三代也就把自己家的药铺也搬迁到了河南省南召县伏牛山区,这样一方面离鬼子远些,一方面和自己的本家在一起也好有个照应。
我的外婆就是这样离开了生她养她的黄河岸边,离开了两个疼她爱她的亲娘养母,在兵荒马乱中为了生存的分离好像是早早晚晚不可避免的事情。外婆走后她的两个娘经不起战乱的颠沛流离日夜惊吓,很快就先后离开了人世。她们的故去外婆是在后来遇到家乡过来的人询问才得知的,因为在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岁月里是没有书信来往的。后来我的外婆在离开家乡的三十多年后才在我母亲的陪同下回到家乡住了几天,并得以在那里安葬了早已在外面去世的婆婆的尸骨。这些事情我已经有印象了,那些埋在异乡的尸骨其实只剩下了一些骨头,我记得外婆把那些骨头包在包袱里,说上车下车都要叫几声说“娘,咱们回家了”这话,怕的是婆婆的魂儿跟不上自己的尸骨,而且还要小声叫,拍别人听见不让上汽车。外婆终于跪在了自己两个娘的坟前,为她们烧上了一炷香,那次回家是外婆离开家乡后回去的唯一一次。
今天,在我自己已经到了知天命年龄的时候,在我流着眼泪回忆我亲爱的外婆给我讲述的她年青时所遭受的苦难的时候,在我梦里魂里追忆我外婆在世时的一颦一笑的时候,在我迟疑地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坐在键盘前轻轻敲击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真的仍然不能理解我外婆这样一个柔弱的女人,她怎么承受得了离开自己最亲的娘之后又失去自己相亲相爱的丈夫这样一个个接踵而来的灾难,独自一人在那样的岁月里孤儿寡母顽强生存的,毕竟,她还是那么年轻(现在在我眼里这个年纪甚至还是孩子),在我外婆柔弱的躯体里隐藏着的是怎样坚强的意志?她是怎么做到承受这一切的?
相关连接《我的外婆(三)》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a9b07601007vn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