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牡丹佳天下
介绍洛阳,不可以不介绍洛阳牡丹。牡丹,国色天香,花中之王,雍荣华贵,美艳绝伦,一直被国人视为富贵、吉祥、幸福、繁荣的象征。唐代李正封有“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的诗句,所以“天香国色”成为牡丹的雅号。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由于洛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土地肥沃,加之园艺大师们巧植善种,培育出许多色型皆佳的珍品,使牡丹变异千种,名品日增,誉满全国,遂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称。每年牡丹盛开的时候,洛阳十里花香,万人空巷,满城的牡丹五色斑斓,万紫千红,花海似锦,灿如繁星。正如诗人白居易描绘的那样:“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洛阳人不失时机,从1983年开始把每年的4月牡丹盛开的时候定为一年一度的牡丹花会,那时候的洛阳倾城沉醉,万巷飘香,诗人刘禹锡曾经留下千古佳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洛阳人充分利用海内外宾客云集古都的大好时机,以花为媒,广交朋友,发展横向联合,开展经济技术合作。
洛阳牡丹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武则天登皇位,自称圣神皇帝。一年腊月初八,武则天设万人宴,与群臣在上林苑饮酒赏雪。突然,武皇发现在那白皑皑的雪堆里,有朵朵盛开的红梅。有大臣献媚说:腊梅冲寒开放,是为了颂贺大周。武则天说,腊梅尚且知道礼节,为什么其它的花不效仿呢?大臣说,您是天子,若下一道御旨,百花一定能齐放。于是武则天借酒写下一道诏令:“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放,莫待晓风吹。”诏令一下,其它的花都不敢抗旨,一夜之间全部开放,只有牡丹不畏权贵,不违花时,没有开放。第二天,武皇见百花开放,只有牡丹抗旨不遵,不禁大怒,把大部分牡丹放火焚烧,剩余牡丹贬往洛阳,改名“洛阳花”。这就是洛阳牡丹的来历。
如今的洛阳牡丹正以千娇百媚的姿态笑迎八方宾客。
下面的这些照片是今年春天,半瓶水在街心花园照一些牡丹,那时瓶子有事抽不开身,没有专程到牡丹园去采风,这些街心花园的牡丹品种毕竟有限,而且已经过了盛开期,明年牡丹盛开之时,瓶子一定给大家拿出洛阳最漂亮的牡丹。

花中之王非自夸

犹抱琵琶半遮面

初疑少女出兰芳

葛巾香染出云霞

淡薄似矜西子妆

黄金蕊绽红玉房

仙人棋树白无色

照地初开锦绣缎

锦瑟惊弦破梦频

羞煞玫瑰不敢开

王母桃花小不香

欲绽似开双靥笑

锦鑫霞英叠彩香

回眸一笑百媚生

百枝降点灯煌煌
与本文相关连接美丽的洛阳我爱你(三)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a9b07601000c3u.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