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胡同

(2007-07-20 08:46:01)
标签:

北京胡同

老北京文化

北京四合院

北京黄包车

分类: 游记/照片
 

以前也多次去过北京,但都是来去匆匆,现在不同了,已经是卸磨之驴了,时间有的是,加之此游的主角是正寻求知识的女儿,所以就想体验一下地道的北京文化。

从故宫后门出来,就有黄包车夫跟上了,殷勤热情。由于怕上当,踌躇多时,但最终架不住车夫三寸不烂之舌的鼓动,和女儿上了他的黄包车。进了北京胡同,立刻有了被骆驼祥子拉着的感觉,甚至有瞬时变成虎妞的恍惚。

胡同是一种文化标志。原来以为北京胡同都是正东正西,正南正北,横竖笔直的走向,所以才构成了方正的北京城,也就有了坐北朝南闻名遐尔的北京的四合院,然而车夫带我们走的竟然有的是斜斜的北京胡同,窄的地方只允许一辆黄包车通过,这里明显看出有些是为了旅游者的参观猎奇新修或者新建的,但是也有那些原汁原味的老北京胡同,甚至有就在胡同边支灶做饭的老北京,黄包车过的时候,要等她把正做的菜铲出锅,然后人让开才能通过。

     四合院是北京风貌的一大特征,就如同一看到窑洞就会让人想到陕北,一瞧见吊脚楼就明白是湖南,一瞅见蒙古包就知道是内蒙古一样,在这里我饶不开地想到了老舍先生,我在他那些不朽的著作里认识了北京,我想尽力在这里找那个“小羊圈胡同”,找到那些北京大杂院。胡同是老北京人生活的标志,生活在胡同里的各色人等、五行八做、规矩门道、家长里短的文化都是从胡同里漾出来的。在这里,我看见的是旧胡同和新胡同互相交融,老大杂院和新四合院和睦相处。四合院不仅是我国古建筑形式中的一种典型,而且是我国封建社会宗法观念和家庭制度在居住建筑上的表现物。

      三轮车夫是安徽人,一家几口都进驻了北京,已经把北京胡同文化背得滚瓜烂熟,同时也不忘拉我们到四合院去领略一番。当然我们进了四合院的主人家一小壶茶水就喝去了我们一顿午饭钱,但是从电视上的老北京家庭走进现实中的老北京家庭不交出这时空之间的路费似乎也不合理。一路上那车夫不停地和同行打招呼,甚至开朗地大声用英语和素不相识的外国人招呼,真让我们零距离地体会到了现代人和古老文化的默契。

     游北京胡同的缺憾是留下的照片少了,这个到今天写博文发表时才发现,但是悔之晚矣。

 

 

 

北京胡同

胡同深远幽暗,让人浮想联翩,据车夫介绍这墙壁上每一块青砖都有制作者的名字,我们停车细看,果然不错。

 

 

 

北京胡同

     一所四合院的大门

 

从四合院外观可以看出这户人家的等级,门头上伸出的六棱柱叫‘门当’,代表官衔的高低,越多官职越高,门当户对也是从此引申过来(这都是车夫导游介绍的,本人没有考证,也许是瞎忽悠)。门两边的石墩代表文武职务,圆形为文职,方形为武职,此门标志为武官。

 

 

 

北京胡同

现代人坐黄包车总有一些搞笑的感觉,不过感受一下老北京文化,真的很好。

 

 相关连接http://blog.sina.com.cn/u/4aa9b07601000a0b

http://blog.sina.com.cn/u/4aa9b07601000a18h

ttp://blog.sina.com.cn/u/4aa9b07601000a1v

http://blog.sina.com.cn/u/4aa9b07601000a3c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