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交朋友:适度放手


标签:
倡议教育与孩子交朋友杂谈 |
分类: 男儿柔情 |
我觉得,和孩子成朋友,处处关心至关重要。特别是每个孩子的成长背后,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波折和问题。当孩子在外面遇到委屈时,家长要及时弄清原因、正确疏导,千万不要不理不问;当孩子学习上出现下滑趋势时,家长就要主动和孩子一起查找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孩子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而走“歪路”时,家长就需帮助引导……总之,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只要做到处处关心,成为孩子知心朋友也就自然会“水到渠成”。
石涧:心灵沟通
要想和孩子成为朋友,只有和孩子心灵沟通。首先,要用心灵去接近孩子。要换位思考,多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问题,做到坦诚己见,以心交心;其次,要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要学会倾听,对孩子讲话,不管观点是否正确,想法是否单纯,都要认真倾听,从而了解到孩子的内心世界;再次,要和孩子达成心灵的默契。围绕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相互交流,或保守一份共同的秘密,从而和孩子心灵上产生共鸣。总之,和孩子只要心灵沟通,就能成为朋友。
张衍豹:善于交流
要想和孩子成朋友,必须掌握孩子的情况,了解孩子的心态。善于与孩子交流,是比较有效的方法。但是,这种交流必须是平等的、经常的、坦诚的和细致的。所谓平等交流是家长不应该有架子,以教训的口气说话。经常交流是为了随时掌握孩子的情况。坦诚交流是指与孩子要真诚相待,不要让孩子感受到无形的压力。细致交流表示在学习、生活、兴趣爱好等方面,都能与孩子广泛交流,最好能产生共同语言。
言宝:投其所好
要想和孩子成为朋友,必须清楚孩子的兴趣所在,然后才能投其所好,与孩子有共同语言进行交流。比如孩子喜欢读书,家长应当搞清孩子读的是哪一类的书,自己也阅读这方面的书,和孩子交流就有了话题。平时,家长应抽出一定时间,与孩子谈心,了解孩子在想些什么,投其所好地在孩子感兴趣的事情上进行交流。话题多了,孩子觉得家长是知己,自然会把家长当成朋友。
恽元生:适度放手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自理能力的增强,家长要适度放手,给孩子一个自由学飞的天地。追求自由、感受自我是人的本能和天性。孩子不可能永远在家长的眼皮底下生活,事实上他们也不愿意。成长需要磨砺,成长需付代价。在孩子试飞的时光里,家长不仅要全力帮助,还要大胆放飞。孩子在不断的练飞后,掌握了飞翔的本领,不仅可以待日后应对风云变化的天空,而且还能在自由飞翔中享受快乐。践行对孩子的承诺,争取孩子的信任。
家长在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前提下,还应当恰如其分地欣赏孩子。家长及时而适度的欣赏,对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以及进取心的培养有帮助。它不仅能够把孩子身上蕴藏着的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挖掘出来,让他们在不断的进步中找到自信,而且还可以让他们在不断的进步中与家长成为朋友。
白本:学会尊重
尊重孩子,首先要学会尊重孩子的人格,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人看待,而不是家长的附属物。其次要允许孩子犯错误,并善意地帮助他们改正。第三要学会尊重孩子的选择,对于选择正确的要支持,对错误的选择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帮助孩子提高认识。尊重是一门艺术,它在家长和孩子之间架起一座金桥,加强沟通,和谐相处,才会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陈关强:摒弃暴力
我的脾气本来比较暴戾,心里有气就朝孩子身上出。有一次吃饭的时候,不知为了什么事,用筷子打儿子的头,把筷子都打断了,至今回忆起来都心中愧疚不已。说什么“棍棒底下出孝子”,其实信奉不得。因为越是采取暴力,孩子越是会产生逆反心理,结果是适得其反,南辕北辙,感情越来越疏远。所以,在教育子女方面,是不能够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的,否则,和孩子交朋友无疑是天方夜谭了。
石涧:双向信任
家长要想和孩子成为朋友,必须取得与孩子之间的“双向”信任。首先要信任孩子。家长要努力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的正常愿望,支持孩子的正确选择,满足孩子的正当要求,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并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成长氛围。其次更要取得孩子的信任。家长要极力向孩子敞开自己的心扉,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思想,履行对孩子的承诺,争取孩子的信任。这不仅能帮助家长真正成为孩子的朋友,而且有助于家长更好地引导孩子成长。
蒋道荣:经常沟通
对逆反的孩子,家长要经常和他们沟通,以密切和孩子的关系,慢慢改变孩子的逆反心理,纠正他们的偏激行为。首先,要持之以恒地和孩子亲密接触,和孩子谈心交流,掌握孩子的思想脉搏,对症下药,疏通障碍。其次,要正确处理工作和教育孩子的关系。工作再忙也要挤出时间和孩子真心交朋友,时时处处关心孩子,避免他们产生失落感,保证健康心理。另外,要讲究沟通方法和艺术,一般利用孩子顺心时和他沟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沟通中要平等平和,这样孩子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