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想再次合作(原创)

标签:
往事唱歌合作休闲 |
分类: 休闲时光 |
唱
“手鼓像月亮(哎)一样圆,琴弦像流水(哎)一样欢,舞步像春风一样轻,歌声像蜜糖一样甜……”琴声伴着歌声,歌声和着琴声,把劳作的疲乏驱赶,使心底的落寞飘散。唱歌者是个二十出头的青年,拉琴者是个已近四十的男子。两者合作虽谈不上水乳交融,但已日见默契了。那位唱歌的青年是我,那位拉琴的男子就是年长我十五岁的钱君。
默契的合作早已成为历史,自打八四年调回市里,到如今已经过去近二十个年头了。二十年的岁月流逝,我淡忘了许多事情,但与钱君合作的那段时光却让我久久回味。绵甜悠悠的回味惹人醉。
清晨,我们头顶风霜雪雨上班;傍晚,我们脚踏碎石泥泞归来。僻静的宿舍楼是我们栖身处,也是我们的合作地。
我不善言辞,却很爱唱歌,孩提时唱语录歌,稍大点唱样板戏。凡七十年代较著名的电影插曲,至今我仍然会唱。吕文科、卞小珍一曲荡气回肠的《西沙,我可爱的家乡》把我带上了云飞浪卷的南海和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李双江的《红星照我去战斗》和李谷一的《边疆的泉水清又纯》又使多少歌唱爱好者称好叫绝……
我喜欢唱歌,但演唱的水平和技巧并不高。我在演唱技巧方面的进步,得益于钱君。钱君喜爱拉二胡,阿炳的《二泉映月》、刘天华的《病中吟》是他的拿手好戏,为演唱伴奏更是驾轻就熟。自从有了钱君的伴奏,我如鱼得水,演唱有了大的飞跃。虽然不敢说字正腔圆,但吐字发音逐渐注重技巧,音色也随之优美起来,音域也比过去宽广了许多。
后来因工作调动,我离开了工作六年的矿山。几年后,钱君也调回了老家嘉兴,与家人共享天伦。因此,我们再也没有见过面。我们相距很远,但没有因路遥而疏远,来往的书信是沟通感情的纽带。我们分别很久,友情却没有因此而淡漠,流动的电波成了连接友谊的桥梁。
转眼又是花好月圆的日子,我忽然想起了钱君,想起当年我们配合默契和交流的倾心,想起钱君给我难以忘怀的帮助。惹人心醉的回味中,我情不自禁地哼唱起“手鼓像月亮(哎)一样圆,琴弦像流水(哎)一样欢……”(《在这万紫千红的春天》原唱:姜嘉锵)
(2003年3月8日刊发于《皖江晚报》。本人所发作品系原创,任何单位、组织、个人不得侵权。本人保留著作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