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话歇后语:跌勒芉枯园里动一动就要碎(税)
(2017-03-08 20:02:36)
标签:
崇明方言歇后语名堂众多的税赋荆棘丛杂谈 |
分类: 崇明方言三百例 |
崇明话歇后语
跌勒芉枯园里/动一动就要碎(税)
今天看电视,听舒悦嘎汕沪,当听到上海话“羊吃芉枯没奈何”时,我突然想起了一句崇明话歇后语“跌勒芉枯园里/动一动就要碎(税)”。
这句崇明话歇后语,75岁以下的人肯定不知道的,75岁以上的大部分崇明老朋友恐怕也听不懂或者根本没听到过,因为这句话用得到的场合很少,且必须有如下一段经历才能有体会。而我上小学一年级时就喜欢在浜镇工商联打康乐球,经常听到一些江湖人士的瞎三话四。
这个经历就是“完税”,解放前苛捐杂税很多,解放之初税赋名堂也不少。
“交公粮”完的是“农业税”。自打我有记忆起,乡村道路上那浩浩汤汤的“交公粮”大军总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除了农业税之外,一般农户要交的税还有酿造税和屠宰税,其实就是做酒酿、酱油和杀猪、杀羊都要交税。那个时候农家酒酿、米酒、酱油都是自家做的,猪羊都是自己杀的,谁也不知道完税这件事。而酿酒作坊、酱园作坊、肉庄的老板可不愿意自己的生意少做,他就会挑几家过不去的对头举报,说人家逃税。
我上初中前,放学后会和邻居小孩大家合了道相伴一起去野外挑野荠菜、马兰头,第二天赶早市去集市像李铁梅一样“提篮小卖”出售,不过自己不许带杆秤,统一由称垯子人来把秤,拢共只卖得二三毛钱(旧币二三千元),称垯子人也会来收取三五分钱(旧币三头五百元),说是包含佣金和税。
那时老百姓对各种税收真是苦不堪言,怨声载道之下就产生了这句经典的崇明话歇后语“跌勒芉枯园里/动一动就要碎(税)”。
附注:【芉枯】就是类似荆棘的无名灌木。在崇明农村合作化之前,有很多历史久远的无主野坟,长满了杂草荆棘。人不敢进入除了因为有蛇虫叮咬及阴森森感觉外,就是怕被周围的尖刺伤人(崇明人称拉碎皮肤)。崇明话没有翘舌音,“税”“碎”谐音,故有此歇后语。“跌勒荆棘园里/动一动就要碎”意译就是“跌倒在荆棘丛中,动一动人的皮肤都会被划破”,谐音意指“动一动都要交税”。
前一篇:12宫格古诗词游戏二则
后一篇:九宫格古诗词游戏一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