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于野孩子是不是太冷漠了
(2015-11-30 21:16:36)
标签:
野孩子乐队坚持回归自然树生长的声音黄河谣教育 |
分类: 精彩草根一言堂 |
野孩子坚持回归自然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我们对于野孩子是不是太冷漠了
我是在一年前认识“野孩子”的,我不太喜欢“野孩子”这个名字。
我讨厌追逐流行时尚,而“野孩子乐队”这个名字让我摸不着头脑,总有他们是一群追逐流行时尚的音乐人的感觉。
但是我很喜欢去年这场音乐会“树生长的声音”的名字。记得当时我拿到票子时是带着听不下去就打道回府的“思想准备”走进大舞台的。
也记得当初送票子给我的朋友说“这场音乐会你肯定会喜欢”。结果这个说法被证实,到演出结束,我的耳边一直回荡着那种原生态的宽广高昂的歌声,这个歌声似乎是从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黄土高原蒙古包里飘出来的,我陶醉于这种粗犷、纯净、淳朴之中,我突然产生了“邂逅王洛宾”的感觉。
我终于理解了这个“野”字的意义——回归自然。
今年再听到“野孩子”的名字,一种亲切之感油然而生。这场音乐会的名字“黄河谣”同样地吸引着我。而且我也从入场券上知道了这是野孩子乐队“建队20周年”纪念专场演出,而且在上海的演出仅此一场。
使我感到惊奇的是,野孩子乐队竟然已经成立20年了,这20年来竟然仅来过两次上海。
使我感到莫名欣喜是,仅有的两次机会都被我逮住了。如痴似醉地听完音乐会,我迟迟不愿离去。野孩子们,这一别不知我们何日再相见?
让我感到哀叹的是,体育场每场追逐流行时尚的音乐会总是一票难求,而近在咫尺的体育馆大舞台的这场“野孩子乐队”仅此一场的音乐会入座率竟然仅有七成。
上海能不能有更多的人来欣赏一下回归自然的音乐?我不喜欢追逐流行时尚,但这仅仅是个人的喜好,我并不反对追逐流行时尚,我觉得“回归自然”与“追逐时尚”二者不是对立面。
世上除了蓝天,神马都是浮云。一切时尚流行终将很快成为过去,唯有“自然”永恒。
相对于媒体、记者对无厘头的八卦、绯闻的热情炒作来说,我觉得媒体、记者对于“野孩子”这类原生态的自然的文化艺术似乎太冷漠了。
我觉得:在今天,在这个环境下,“野孩子”们坚持“野”,坚持回归自然,这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写于2015/11/27,11/30发稿
附录:野孩子乐队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