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考数学答疑:旋转在几何证明中应用。

(2015-02-09 11:04:43)
标签:

教育

中考

几何

旋转

分类: 中学数学答疑室

【朱可博家长的提问】

中考数学答疑:旋转在几何证明中应用。

  如图△ABC是正三角形,M为三角形内一点,已知MB=3,MC=4,∠BMC=150°,

求证MA=5

  请问龚教授

  ①如果这个题用来作为“中考”试题,是否超纲了?

  ②如果不属于超纲范围,那么中考时假如用了超纲的方法来解答是否有效?

顺便问一下:新浪爱问系统怎么找不到“山路水桥”龚教授你的身影了?

【山路水桥的回答】朱可博家长,你好!

  首先回答你“顺便的提问”,我对新浪“爱问系统”改版升级很不适应,所以我已经退出了。

  其次回答你另外的两个问题:

  “中考”和“高考”或“考研”一样都是标准考试,有国家或地区的统一考纲。与各类竞赛不一样,各类竞赛是没有考纲的。

  所以“超纲”是有严格“定义”的一个概念。对于一个数学考题,一般都可能有多种解法,其中存在某种不超纲的基本解法,那么该题就不能被认为是超纲的。

  为了维护“考纲”作为教学的“指挥棒”的严肃性,在这类考试中若使用了超纲的解答方法,原则上不能得分的。否则教学秩序就会乱套,教师就会无所适从。

  因为有些学生已经习惯竞赛培训与应试,对于考纲范围的限制已经没有深刻的感觉,出现超纲解法就比较自然。解答正确由于超纲而不能得分似乎也说不过去,人性化的折衷方案是适当给分。扣分仍然是强调维护“考纲”作为教学的“指挥棒”的严肃性。

  这是我参加高考和考研阅卷的时经验,我没参加过中考阅卷,相信教学、复习、命题、答题、阅卷都要“回归考纲”的思想是一致的,所以处理方法应该差不多——多少给一点安慰分。

 

  对于本题来说,利用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思路是相当清楚的,但这就“超纲”了,况且化简过程没想象中的思路那么简洁,运算量还是相当大的。

  利用正三角形和150°角的特殊性,不难找到下面的解法

中考数学答疑:旋转在几何证明中应用。
中考数学答疑:旋转在几何证明中应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