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吴导庆功 游千灯古镇
由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使我接连发出了很多感叹。
恰好又在参观“东波西波油画艺术展”吃了闭门羹后,私闯“马勒别墅洋人婚宴”成功,在“丰子恺旧居”和丰子恺后人认了亲。
这就使我想到了,有必要写一写刚刚经历过的千灯古镇“千灯博物馆游”那令人难忘的记忆。
这次机会实在是托了大导演吴贻弓先生荣获“中国导演协会终身成就奖”的福,因为要为他庆功才顺路选择了“千灯古镇”。
说实话我当时强烈要求去“千灯古镇”原因很简单:因为只有两种选择,而朱家角今年已经去过两次了。
等阿旺和大家统一认识作出决定后,我才上网做了点功课,觉得“千灯镇”可能还真是值得一游的。
本来是想10日那天在车上向大家介绍我的功课,因为怕9日先讲会冲淡了当天活动的中心主题。
后来有网友9日就在车子上介绍了“千灯古镇”,我也就觉得有点搞不清了,网上真真假假的,也有可能是我受了网上不实介绍的忽悠,我也没实地考察过。不敢说了,也不想轻易跟刚才热心为大家介绍的网友唱对台戏了。
千灯古镇旧称“千墩”,与“千灯”完全无关,只是在吴语里【dun】和【deng】读音无法加以区分。
即使在一九六六年四月,经江苏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将“千墩”之名改为了“千灯”,“千灯”之名也不过是某个象征意义,在外人眼里怎么说也是100%的名不副实。
千墩是一个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古镇,确实是一个钟灵毓秀、人文荟萃之地,但即使是这里出了两、三个如明末清初“三大儒”之一的顾炎武这样的人,就说“千墩”是千灯光耀,也太夸张了一点。
秦峰塔,又称释迦佛塔,位于千墩镇尚书浦西岸,始建于南朝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距今1500多年,可谓古矣)。该塔原由里人王束捐宅,僧从义开山,建波若寺,里人王珏捐宅以广寺基,建造此塔。因位于秦柱山之阳,名秦峰塔。至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般若寺改为延福禅院,秦峰塔亦进行重建,从那时算起,至今也已有900余年的历史了。
要说千年古迹秦峰塔“光照千年”是勉强可以的,但是要将此说成是“千灯”的来历也太牵强附会了。
其实这里最大的亮点是是世界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百戏之祖——昆曲的发源地,却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这是最令人遗憾的。
所庆幸的是昆山人宁愿为“千灯”这个虚名尴尬了40年,也没有请人编出什么玄虚的“千灯”传说。
解决“千墩”与“千灯”名不副实之天大尴尬,真正给“千灯”赋予现实意义的人是收藏家“千灯草堂”主人殷小林先生。
他藏灯逾千,当然他藏集那么多精品古灯时(据山路水桥推算大约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还根本不知世界上有“千灯镇”这个地名。
殷小林先生在北京顾亭林祠(顾亭林即顾炎武)隔壁报国寺举办过两次古灯展,盛况非同一般。藏界、新闻界皆有报道。
根据山路水桥和千灯馆管理员聊天的情况分析猜测,有热心人为古镇和殷小林先生进行了牵线搭桥,而殷小林先生在经过对古镇的认真考察后也深感满意,两厢情愿结成良缘,“千灯馆”在新世纪里为古镇注入了名副其实的活力元素。
山路水桥几乎可以断定这个牵线搭桥的热心人肯定是聪明的昆山人。
殷小林先生在与朋友闲聊之中,才知道举办过两次古灯展报国寺的隔壁顾亭林祠原来就是顾炎武祠,于今千灯馆又在顾炎武故乡,一世与顾炎武为邻,真是有缘。
话说我终于找到千灯馆时,遇到申城芳芳,我对她说,来千灯古镇不看千灯馆,算是白来。我们一起看了一下,觉得挺值得。
我特地过得桥来跟休息在河边的所有老童鞋们讲了一下,怕有人错过机会。大家似乎都很累了,一个个心不在焉无动于衷,不愿意受我忽悠。只有泰曼依依动了心愿意跟我前去,我给她指了路。
其实我跟她多讲了几句,我觉得她从泰国来一次中国已经很不容易,再到江苏昆山的机会就很少了。
泰曼依依问我,不是有人介绍过了,说是假的吗?我让她看了再说,我也不是专家学者,没那么高的鉴定水平,反正我觉得这是真的。网上说得似乎有根有据,管理员也证实省领导多次陪中央领导来这里参观过,不可能他们走后就统统换成假的。
但是我还是补充了一句“即使是假的,也值得一看”,因为是真是假只有天知道,就算上当也就是10元钱。管理员送我的一本馆藏精品图册,我觉得其价值也远超过10元钱。
以上很多都是和千灯馆管理员聊天的记录,要不是朋友来找我,说大家在等我去吃昆山奥灶面,否则我和管理员的聊天一时还结束不了。
有一点可以肯定,我还会再来这里,一个人。你觉得“傻巴拉叽”不?
“千灯馆”原址是大户人家李姓(李祖庆)的宅院,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李姓人士都已经离开这里。“千灯馆”是个近年新名,当地政府还是尊重历史事实,立碑保护原“李宅”。

我进去时恰好有一个团队出来,里面是不那么挤了,但是很遗憾地没有蹭到导游讲解
不过展品标签明白,导游讲解太快,走得也快,还不如自己慢腾腾、笃悠悠看




这里的展品据说都是实物,从远古的石器时代到电气化之前。真是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一支秃笔难尽其意,照片也都拍得不好。实在也不想滥竽充数,只是南郭胖兄本来就那么一点水平。
下列若干盏古灯是管理员送我的馆藏精品目录里的图片,我兜了几圈,无法“按图索骥”找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