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转发了报道【中国艺术报记者张悦:《城南旧事》三十年——专访著名导演吴贻弓】,心里总有一点不对劲,想了一个晚上,觉得即使有人说我小题大做,也要发本文。
对于任何转发,我有一个原则:原文是不能进行编辑修改的。但是对原文反复阅读是必要的。虽然我没有办法核对原文的所有事实,但是如果原文与事实明显不符,转帖者也是要负一定责任的。
我在转发中国艺术报记者张悦的报道【《城南旧事》三十年——专访著名导演吴贻弓】时,发现了该报道有一个很明显的错误——
吴贻弓被众星捧月,其中五颗新星中有宁浩,可是在记者张怡的这篇专访中,清清楚楚写的是“四位”而不是“五位”,漏掉的是宁浩。原文见我转发的《《城南旧事》三十年——专访著名导演吴贻弓【转】》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a977290102e1cc.html》
中的彩色文字。
记者是否一定要写上宁浩,那倒是不必的,但不能写“四位”,在列举四位后必须写“等五位”,这就是叫“尊重事实”。
昨天在看湖南卫视重播的“中国电影导演协会2011年度表彰大会”时,特别关注为一代名导演颁发“终身成就奖”,因为吴贻弓是我的朋友。
吴贻弓被众星捧月绝对没有错,其中五颗新星中有宁浩也是绝对没有错。我是拍了录像的。可惜录像较长无法上传。于是就从吴贻弓博客“申江小吴”的博文(本博已经转帖)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5839740102dusz.html》
里复制来下面这张照片。

五颗新星众星捧月站在吴贻弓身后
左起:宁浩、陆川、贾樟柯、王小帅、张扬
事实是多么清楚,而与事实不相符合的错误是没有大小之分的。
目前,大家对宁浩可能有某些争议,但是这不应该是在这种报道中隐去或回避他的名字的原因。这篇报道里的中心人物是吴贻弓,不是宁浩。隐去宁浩,这不仅是对宁浩的不尊重,也是对吴贻弓的不尊重,更是对事实的不尊重,
不管谁是报道的中心人物,尊重事实是新闻报道的第一要义。
我们不能瞎猜猜记者张怡是不是故意这样的,实际上,即使张怡的成功对宁浩有很大的异议,也没有必要这样做。
所以我猜测可能张怡根本没出席这次表彰大会,也没有看过表彰大会的录像,犯的错误只是一个未经核实的疏忽。
那么在这样的报道中,是否允许有这样疏忽性质的错误呢?
本博主认为: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