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日高考上海考生写作文千万别给力

(2011-06-04 11:04:21)
标签:

高考

上海高考

作文

网络

网络用词

扣分

不合理

不公平

不规范

校园

分类: 精彩草根一言堂

七日高考

上海考生写作文,千万别“给力”

七日高考上海考生写作文千万别给力

报纸扫描

 

七日高考上海考生写作文千万别给力
局部放大



  昨天上午上海《东方早报》A05版以醒目标题《高考作文出现“神马”将被扣分》的文章,传递了2010年上海语文高考阅卷中心组负责人、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周宏向今年高考的考生发出提醒:“给力”、“神马”、“有木有”……这些网络语言一旦进入高考作文,将会被“一视同仁”地以错别字扣分。

  昨天晚上东方卫视,又传达了完全不相同的信息,否定了“一视同仁”的讲法,强调阅卷老师会集体讨论区别对待

  早晨看了报纸后的我,本来觉得讲法很清楚了,但是到晚上再看电视后,又被搞得一团雾水了。

 

  这样的作法(包括扣分的讲法和报道其本身),山路水桥认为既是很不合理的,很不公平的,也很不规范的。

  说其不合理,是因为——现在网络是现实生活里很重要的一部分,网络语言产生发展的速度快,被规范认定的速度很慢,高考时不被允许使用,那么高考作文一定会缺少这一部分的“生活”。

  说其不公平,是因为——据我估计高三家长和考生看电视的不会多,看报纸的人更少,这么重要的信息,对每个人却很不对称。

  说其不规范,是因为——①发布消息的主体应该是政府机关;②要以书面文件形式正式发布;③不能在临考一个月内才发表,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理解接受。

 

  首先提请考生和家长必须注意到——考高在即,时间紧迫。千万别研究、争论、期望、等待“神马”了,即:

  ①大家不要对各方面的意见多研究了,也不要花时间去找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给力”标题去据理争论了。

  ②大家不要期望等待有关方面”迅速公布“区别对待”的标准了,我估计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标准而且可以肯定以后也不会有

 

  其次提请考生和家长必须注意到——

  ①发布消息的人虽然不代表政府权威机关,却握有实实在在的扣分权;

  ②高考考场不是演讲讲台,我们大家谁也不是“根叔”;

  ③虽然高考成绩并不就决定了你一辈子的命运,但是可能一个小小的网络用词,使你的成长道路上平添出了一个大大的障碍。

 

  最后提请考生和家长必须注意到——

  ①不要恼火、不要顶牛,写作文时老老实实避开一切网络用语,即使缺乏了生活的生动,也不能被冤枉扣分;

  ②迅速将6月3日东方早报的有关新闻(见题头图片和如下附件)转告给所有老师和同学。

  ③电视台已经的否认,以及随时可能出现的当事人的澄清,必将仍然是模糊的、非官方的。各位考生务必掌握好:“传统”的选拔考试,必须用“传统”的方法应付。

 

=========附件=========

高 考 作 文

出现“神马”将被扣分

  “给力”、“神马”、“有木有”……这些网络语言一旦进入高考作文,将会以错别字扣分。2010年上海语文高考阅卷中心组负责人、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周宏向今年高考的考生发出提醒。

  网络词汇可以出现在生活中,但不允许出现在高考作文卷上,即使是“给力”、“神马”、“伤不起”、“有木有”等“耳熟能详”的网络热词都会被当作错别字扣分,笑脸、哭脸等网络符号在阅卷老师手下也将“一视同仁”。 

笑脸哭脸等符号也禁用

  6月7日,端午小长假后首个工作日,将进入一年一度的秋季高考时间。在考生全力备战高考的同时,2010年上海语文高考阅卷中心组负责人、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周宏提醒说,虽然考生在作文中运用一些网络语言,可以增强作文的生动性,但是并非所有的阅卷教师都知道这些词汇,阅卷组也不可能对现有网络语言进行分类,规定哪些可以用哪些不可用。

  周宏建议,考生最好不要在高考卷中贸然使用这类词语。此外,还有一些笑脸哭脸等网络符号以及外语单词等,也不要夹杂在作文之中。

  据了解,上海高考作文每错一字扣一分,扣满三分为止。

作文立意高于题目本身

  高考作文如何能拿高分呢?周宏表示,首先,要尽量写自己熟悉的文体;其次,在作文立意上要高于作文题本身。考生在分析出作文题本身的道理后,继而分析个人因素和时代原因,这样文章就有了深度,既平稳,又有发挥。

  考生认为写一篇针砭时弊的作文可吸引眼球,但又怕批评社会负面会引起阅卷老师反感,所以有些畏手畏脚,最后影响了发挥。对此,周宏表示,这种担心大可不必,考生可以批评各类负面社会现象,只要有底线,不偏激就行。

  周宏指出,好作文通常符合“三趣”,也就是有“理趣”,有“情趣”,还有“意趣”,就是说,既有理性,又有感情,还有一定的情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