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了天马山没有报道过的新闻
(2010-12-05 16:30:52)
标签:
天马山护珠宝光塔文革树大招风烟雾缭绕想象能力善男信女校园 |
分类: 精彩草根一言堂 |
想起了没有报道过的关于天马山的新闻
历史上松江的天马山“的的括括(毋庸置疑)”算得上是上海的一个佛教胜地,当然,若真要追溯起来,718年前设立的上海(县)还只是江南省松江府管辖的一个边远地区。
沧海桑田,小上海现在成了大上海,大松江现在变成小松江了。这且不表,反正天马山是上海的,更是松江的。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再有人来此燃纸点烛磕头烧香了。即使是当地人,“护珠宝光塔”的名称也逐渐从记忆中淡出了。
1969年,我们住在辰山脚下时多次来此爬山,山上根本没有像样的山路,虽然不能夸张为披荆斩棘,但也是要选择树稀草疏的似乎有人走过“小路”深一脚浅一脚地摸索着前进,而这里遍地枯枝败叶正可以作为我们缺柴少草时烧饭用的燃料。
塔身周围没有开阔地,也是一片野草杂树,据傍山而居的村民说,宝塔里时常有蛇类出没,不知是否有毒。虽然年轻时胆子大,曾经多次走到过青苔绿藓铺就的塔底下,也都没有遇到过什么蛇。但是嘴上说笑归说笑,心里却总有点“哈丝丝”,害怕毒蛇会突然从什么地方窜出来。
看着此塔身上深深的历史印记,相信一定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可是没法去查,估计知道的人也是绝无仅有,只是呆呆地瞎猜那悠悠的历史。
现在回忆起来,此塔在文革中能逃过一劫而没被摧毁,可能有一个原因就是它的默默无闻、荒凉冷落、不为人注意。这也正印证了成语“树大招风”所比喻的真理。
记得三十多年前,曾经有一段时间,每天早晨和傍晚护珠宝光塔塔顶突然会烟雾缭绕,于是又有很多善男信女来此烧香磕头,似乎又印证了鲁迅的“地(山)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名言。
当时,当地官员思想还未完全解放,思路不开阔,只考虑了弘扬科学理念、破除迷信思想,以及漫山遍野枯枝败叶,烟火会带来的不安全因素。竟然没有想到这个现象是可以充分利用的,它可以给当地“鸡的屁(GDP)”带来一个重大提升的契机。
他们请来了科研人员对此情景进行研究分析。经过科研考证,这只是某种蜂类小虫早晚出没而形成的现象,果然过了季节也就自然消失了。
呵呵,无神论者是胜利了,但是这里缺少了一个动人故事,也无法由此制造出某些美丽的传说。非常地令人扫兴啊,人们喜欢美丽的传说,并不就是不相信科学。
现在好了,好得没法说了。君不见现在的官员,明知不科学,偏要制造出一些荒诞离奇的故事传说,其实也不是让你相信,只是希望你掏钱包而已。
我突然想到,今天有没有好事者,为了提升天马山当地的“鸡的屁(GDP)”,在塔顶再引进一些野蜂飞虫,让他们常年烟雾缭绕般地早出晚归。然后组织上海市小学生来考察,凭想象能力的编童话故事,进行作文比赛。不但会引起轰动,而且也一定会给社会带来不小的经济效益。
如果接受我的建议,请听我的友情提示:这必须像埋了再挖那样悄悄地干,也要像埋了再挖那样竭力否定反面的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