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博美国馆小电影使我感动

(2010-10-28 17:59:51)
标签:

世博

美国馆

美国精神

观察

想象

创意

付之行动

努力

坚持

成功

校园

分类: 忽悠乱弹及其他

世博美国馆小电影使我感动

 / 山路水桥

  世博园里的美国馆,大致是除了英国馆外最让人失望的馆之一。但是我昨天决定偏偏要去看上一看,一向聪明的美国人怎么会这样的笨?怎么会轻易放弃这次展示自己的机会?

  看了美国馆以后,感觉和所有人不一样。美国人特聪明,三个小电影给中国人上了一课。我的感受说出来,也许有人看了后会对我表示愤怒——这个垃圾馆,你感动什么呀!或者有其他什么看法。

 

  第一个小电影“美国欢迎您”是传达普通美国人对中国友好,目的自不必多说。

  第二个小电影“美国精神”是美国人在给中国人上课,实际上是讲解他们美国人对“和谐”的认识,希望我们认同。这些我在这里无法做出正确全面的评论。

  但是我记得最深刻的一句话(大意)是:“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关键是要靠技术和专业知识的支持。”对此我倒是有话可说,借题发挥一下。

  我们有些人轻视“专业知识和技术”,轻视真才实学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把某些确实存在的个案渲染成了“高分低能”的普遍结论。虽然在招聘、引进人才时对学位、学历似乎也很讲究,但是真正考量的不是专业知识和技术(真才实学),而是注重于“能说会道,滔滔不绝,侃侃而谈,对答如流和人际关系”。

  对于有“专业知识和技术”的“真才实学者”也有比较重视的单位,但也不过是在“使用”甚至“利用”的层面上,基本上难言“被重用”。

  这就让我们理解了“很多留学生学成后,在美国可以得到很好发展,可是回国来只能是海归成为海带”的道理。在中国要找到好工作,最大的本事是会钻营,不屑于钻营的海归恐怕多数人会成为海带。我这里不是说有“成就”的所有海归都是靠钻营的,但谁又能否定这样的人确实是大量地存在着的。

  第三个小电影“花园”是对第二个小电影“美国精神”的具体表演。第二个小电影里反复讲的“观察”“想象”“创意”“付之行动”的“美国精神”在这里得到最精彩的演绎……

  一个小女孩“观察”到一个街角上堆放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想象”着有一天在这里会有一个街头花园,……于是她将自己的“创意”立即“付之行动”,在这里种上了一棵花。人们都冷眼旁观,因为大家都不理解她的行动,怀疑她的能力。

  花很快就枯萎了,可是小女孩却锲而不舍地继续努力着,如此反复多次“努力坚持”,人们逐渐由理解相信支持共同付之行动”,搬出了家里的花盆,并提供了新的创意,把旧浴缸做成了座椅,把破轮胎做成了大花盆,……。

  他们的努力被一场大雨全部摧毁了,可是摧不跨人们的意志和信念,……,最后他们终于成就了一个街角“花园”。

  故事如此微小,情节如此简单,道理如此直白浅显。聪明的中国人也许是不会被忽悠的,然而我的眼睛却润湿了。

 

    其实,如果美国能放弃以武力惹是生非追求霸主地位,那么其核心价值观念,一定会很快征服全球。

 

  中国如果要到国外办一个类似的场馆,放一场电影,那么这个电影拍得一定是“切入点高,涵义深刻,场面恢弘,气势磅礴,色彩浓重,……”。

  因为在现时的中国,这类电影注定不是“假大空”就是“空大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