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破的不能破,不该破的随便破
(2010-08-29 22:38:54)
标签:
国学人才孙见坤无缘复旦陕西省招办拒绝破格不吃第一只螃蟹 |
分类: 精彩草根一言堂 |
应该破的不能破,不该破的随便破
国学人才孙见坤“被陕西省招办拒绝破格选送”事件不圆满的结局
评论/山路水桥
国学人才孙见坤高考录取风波,终于被画上了一个并不很和谐、并不十分圆满、有点令人嗟伤的句号。复旦大学终于没有录取到希望能被“破格录取”的这个陕西考生,而孙见坤同学已经被陕西“省招办”朝南坐的老爷们照“格”录取在一所二本大学(山西大学),孙同学即将报到。
在这个牵涉到高考录取改革的真正起步的问题面前,沸沸扬扬多少日子,“上面”有关教育部门领导不仅十分沉得住气,甚至十分憋得住屁。
使多少年来对高考改革抱有希望的亿万民众终于失去了最后的一点信心。
复旦大学也不愿意再多说一句话了。人家有“权”这样做,何必多说半句话。说了,不仅改变不了今年的现实,而且以后去陕西招生,省招办也有“权”不让你吃到好果子。
所谓“不拘一格选人才,特殊情况破格录取”原来统统都是乱来的借口,君不见高考加分名目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只要路道粗(有钱、有势)。什么样的“格”不能破?连对于录取通知不送本人送领导子女制造假身份这种犯罪行为,人们都只能哀叹“没有精力继续追究”。
“这个国学人才应该被复旦大学录取”几乎已经达到了“举国一致”推荐的程度,这一方面体现了全民对人才前途的关心,更体现了大家对高考录取改革真正起步“不拘一格”的关心。
我劝陕西重抖擞,不拘一格投档案。
到了该破格的时候了,可是陕西省招办坚决拒绝吃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只高考改革破格录取的螃蟹”,人们的质疑之声就非常自然了。
陕西省招办实际上也是知道这样做是不合情理的,是拂了“民意”的。但是还要振振有词堂而皇之地坚决据守“陈规”加以拒绝。
这种“严格依法”办事的行为貌似公平,其实不过是一种“稳妥而不冒任何风险,轻松而不用负任何责任”低水平使用“权力”的“一刀切”管理办法。
只要有权,该破的“格”可以坚决不让破;只要有权,天下又有什么样的“格”又不能随心所欲地“破”?
一边是“破格黑幕”的手法越来越黑,一边的破格“白幕”始终难于开启。
连这样的人才都无法“破格”,以我消极的想法:还不如也来一个轻松自如的“一刀切”——索性暂时取消一切破格加分的举措,全民统统赤膊光屁股裸考,大家可能反倒没有话说。
至于孙见坤是不是一个“国学天才”?
方舟子对“国学天才”的打假,我相信应该是有根据的,任何作假炒作都是不允许的,但是孙见坤是个“国学人才”恐怕不假。把“人才”当“天才”来说话,我相信以讹传讹参与炒作者,可能多数只不过是某种“发泄”“不满”和“声援”。
我觉得,方舟子先生较真是应该的,但是对于一个“高考”棋盘上“无权无势”而任人排布的“小棋子”来说,恐怕有点“小题大做”“求全责备”了。
孙见坤是否需要复读?现在他和他妈妈已经作出了最明智的选择:去山西大学报到,然后马上申请转系。山西大学也将为了减轻陕西省招办背负的恶名,破格提前同意转系(本该一年后才能提出转系的)。
让他去复读为了什么?提高高考成绩,就看“短项”数学是否真有潜力!耗一年时间,真有什么意义和效果?
幸好务实的复旦大学,没有发出早年传说中的“我在北师大等你”那种类似的错误呼唤。
我只希望孙见坤同学他在今后的四年里,能心无旁骛地、安心地在山西大学读书。能去复旦当然是非常好,有“权”者只能堵得住你通往罗马千万条道路中的“一条路”,是黄金还担心被埋在什么地方不会发光吗?
人们哀叹这个事件不圆满的结局,又扼杀了一个可以造就的人才。在我看来耽误了一个“小天才”的前途恐怕还是其次,浪费了一个天赐的改革机遇,失去了在进行高考招生改革实践道路上跨出第一步一个重大突破口,那是一个更大意义上的悲剧。
其实高考招生改革,“任虽重而道不远”。但是这第一步谁也不敢跨,所以格外地觉得“任重而道远”。
要问路在何方?为什么老是盯着天上,而不看看自己脚下?
==========================================
孙见坤报到山西大学 校方将尊重其调专业的选择
http://www.sx.chinanews.com.cn/news/2010/0828/24805.html
中国新闻网·山西新闻
本报讯(记者郝晓林) 孙见坤因比陕西省一本线低6分,在复旦大学8名教授建议破格录取,却依然无缘复旦。27日,孙见坤的母亲宫女士告诉记者,孙见坤将按时到山西大学报到,并提出转系申请。
今年高考之前,孙见坤就因参加复旦大学“博雅杯”人文知识大奖赛获得一等奖而倍受关注。复旦大学方面表示,只要孙见坤的高考分数能上一本,复旦大学就会录取。此外,孙见坤还参加了中山大学和四川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中山大学承诺,对他采取“一本线下10分录取”的优惠措施。同时,孙见坤也接到了四川大学自主招生的录取通知书。
高考成绩揭晓后,孙见坤553分的成绩低于陕西一本分数线6分。陕西省招办坚持按照政策,拒绝投档。孙见坤最终无缘复旦大学。8月20日,孙见坤收到了第二志愿山西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专业是法学。
27日,记者通过电话联系到孙见坤的母亲宫女士,宫女士表示,孙见坤将按时到山西大学报道,按照孙见坤的兴趣和专长,将向校方提出转系到历史系或中文系的申请。当时填报山西大学历史系的志愿是孙见坤自己的选择,因为山西大学有孙见坤仰慕已久的姚奠中等多位名师,具备研读国学的良好氛围。
本报持续关注的、在国学方面造诣颇深的山西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白平看到本报关于孙见坤的报道后,上网查阅了部分孙见坤撰写的文章,认为孙见坤具备学习国学的潜力。昨日,白平向校方建议,将孙见坤录取到山西大学初民学院文科班学习。据介绍,初民学院学制采取“2+2”培养模式:第一、二学年实施大类培养,单独编班,学生主要学习相关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及通识课程;第三学年开始实施分流培养,经学生自主选择后,并入各专业普通班教学序列。根据学生分流阶段的专业选择,初民学院文科班可授予文学学士学位、哲学学士学位或史学学士学位。
27日,山西大学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行龙表示:“孙见坤在古汉语与历史知识方面有专长,表现优秀。山西大学作为百年名校,愿意为这样的孩子提供更多选择。如果孙见坤到山西大学报到注册并提出转系申请,学校将会尊重孩子的选择,同意他到历史系、中文系或者初民学院文科班就读。”(来源:三晋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