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哪只母鸡吃的金豆子更多?
(2010-07-21 19:10:15)
标签:
优质生源国家投资造就名校状元录取率比高下中国教育的杯具教育 |
分类: 精彩草根一言堂 |
山路水桥近日上网时间较少,错过了很多网上好新闻。今日却看到一条令人感叹的新闻:“清华、北大就状元录取率打起了口水仗”。
清华、北大不愧是中国教育界的领军人物,把“炒作高考状元”的水平提高到一个更高、更新的层次。消除了我们对于“炒作高考状元”如何可持续发展的担心,开创了应试教育的新局面。
我不同意“清华、北大的这场口水仗是一场戏剧或闹剧”的说法,我认为这是中国教育事业的一场不折不扣的杯具。
京华时报7月20日报道:北大7月17日公布,除两成报考香港高校外,六成以上文理第一名被北大录取。而清华大学7月19日公布,录取了九成的理科状元和三成的文科状元,总数连续第四年位列全国高校榜首。
显然,两校录取的状元相加,比例已远远大于100%。
对于这种数据出入,有关方面的解释是——“统计口径”不同。
山路水桥认为所谓的“统计口径”不同是“自欺欺人”的说法。
我们对“‘统计口径’不同”的说法难道还听得少吗?全国各地的 “地方‘鸡的屁’(GDP)”都超过“国家‘鸡的屁’(GDP)”。据说既不是“地方虚报”,也不是“国家瞒报”,只是“统计口径”不同而已。
连涉及国计民生的“鸡的屁”也没有国家权威的统一的“统计口径”,至于牵涉到名校声誉的“状元录取率”,当然也能以“自己设计的口径”来统计的。
把口水仗打下去吧!只要无人上告,教育主管部门和法院都是不会来管的。欺人者其实就是自欺,被忽悠的就是新闻发布者本人,至于全国老百姓、媒体记者、高考学生和家长,大致也不以“状元录取率”来认定名校座次的。
倒是香港高校在“状元录取率口水仗”一旁偷着乐,因为她们才是录取了大陆状元的最大赢家。
吃“金豆”下“臭蛋”这是母鸡的耻辱。
吃“土豆”下“金蛋”才是母鸡的骄傲。
其实这个“金豆”不仅仅指的是“优质生源”,更多的是“国家投资”——纳税人的贡献。谁吃的“金豆”更多?羞愧都来不及,还好意思比,俗不可言啊!难道这就是咱们中国顶级高校的风格?
看来在今后的日子里,媒体记者要好好盯着那几只专吃“金豆”的母鸡,盯着它们的屁股,看看谁又多下了一个“臭蛋”,这才是对纳税人负责的态度。
相关链接:
======================================
本文写于2010-07-20,来不及存入草稿箱,就被拔去网线,已经失去重新发表的信心,今天打开“发博文”惊喜地发现还可恢复,系统的这个功能不错,这次线上作业没让我做无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