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博爷一进世博园

标签:
中国上海世博会5月2日山路水桥一进世博园杂谈 |
分类: 浓浓淡淡都是情 |
龚博爷一进世博园
文/山路水桥
楚楚和楚爸30日去了富春江,友人送来2日的世博门票,楚妈2日要上班。于是我们老两口非常高兴地接受了邀请。楚爷自打20日开始,心里就已经痒痒了好几天了,楚奶虽然大病初愈,却也兴致勃勃。
根据楚爷的将军肚行动不便和楚奶身体没完全恢复的情况,我们早就制定了多次数、慢节奏的参观计划,所以决定先看C区的三分之二。由于是第一次进园,观光车兜一圈也是必要的。
园区是9点开门的,媒体一再劝导、朋友也一再指导10点以后到场较好,无奈楚奶是个急性子人,宁愿排队受罪也不愿“迟到”。家离世博园区不算太远,可还是早早出发了,到达8号门正好9点,队伍排得已经蛮长了,楚奶仍有迟到的感觉。
队伍是排在迷宫里的,给大家的错觉是“这个队排得不很长”,而且队伍还是在不停顿地在移动着的。没有纠察,队伍井然有序,人头攒攒欢声笑语,等待进场不烦不躁。一个8号门,实际上并排有很多入口处。
进入安检门,一根棒头紧贴着你的身体前后摞一遍,扫描得十分严格,楚奶有过“被安检”的经历,所以看到经历第一次“被安检”女士的“尴尬相”觉得有点好笑,全然忘记了自己曾经的尴尬。
不过25分钟就进入园区了,今天是正式运行第二天,人数限制较大大,排队时间不长。后天(4日)开始排队时间是否可能会稍长一点。
其实“排队进园区”绝对是小问题,关键是“排队进场馆”。“热门场馆”排队都要超过2个小时。如果计划一天要看四个热门场馆,估计排队要耗时10个小时以上。如果不拍照,在馆内逗留的时间不会很长的。
今天的热门场馆是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美国馆都在C区,无奈得很,原计划要进去看的,一个也没看成,以后反正还要来多次。
据说一些常跑新、马、泰,或南欧、北欧、西欧的朋友年轻人,去了次世博也觉得很一般。而一直居住在蜗牛壳里的我们,进了世博园区就像初进大观园的“刘姥姥”惊叹不已,楚奶步履比楚爷更轻松,似乎忘记了自己刚生过一场病。
到了中午时分,人开始累了。☼也渐渐发威了,温度越来越高。遮阳篷里的冷雾降温措施是很有效的,可惜覆盖面实在是太小,杯水车薪无济于事。下次来,事先一定要准备好一把☂,既可遮阳也可挡雨。
志愿者的服务暂时还不是很到位,譬如问他们什么地方有水喝,他们支支吾吾说到处都有,至于什么方向多少距离,他们也不知道。里面买的水都是甜的,怎么也觉得越喝越渴。
另外可供休息的坐位,确实是到处可见,但几乎没有空隙。
事先没有搞清楚进“国家馆”是需要“预约券”的,进大门时就没有注意先去领一张,到了“国家馆”门口其实根本没有什么排队,但是没有预约券也是绝对进不去,楚奶要去和人家“通融通融”,楚爷只能告诉她这是“白费心机”。
相册里已经发了一部分照片,这里选择几张贴上。尽管拍得不好,因为是自己亲手拍的,所以觉得很珍贵。
出租车不能再往前开了,下车先留个影
团体这里进
散客再向前
随便找到一个尾巴,跟着排队
迷宫里排队,不需要纠察
人头攒攒,秩序井然
严格的贴身扫描“安检”
这位女士好像首次经历“被贴身安检”,似乎非常尴尬
进门(八号门)第一馆
“城市之窗”馆
“天下一家”展示“2015低碳家庭生活”
非洲联合馆和南非馆
阿根廷馆
美国馆,明天才正式开馆,今天已经成了大热门
外面排长队的途中看到:排到此处,约2小时后才能进场
哥伦比亚馆
秘鲁馆
最受足球小子青睐的巴西馆
墨西哥馆
墨西哥风筝
智利馆
古巴馆
美丽的哈瓦那,这里有我的家——60年代曾经流行的古巴儿童歌曲
委内瑞拉馆留影
加勒比共同体馆
加勒比风情
加拿大馆
罗马尼亚馆
克罗地亚馆
奥地利馆
荷兰馆外形挺好玩
左边是罗马尼亚馆中间是荷兰馆右边是奥地利馆
俄罗斯馆后面广场特别大
英国馆是今天第一热门场馆,似乎太小太矮,找不到好的角度
今天的第二热门场馆——意大利馆
楚奶累了,让年轻人挤出一个座位
人们翘首以待等什么?
哦,原来是彩车来了
香港中学生军乐队
YOKOHAMA乐队
立陶宛馆
自带凳子自方便
头顶报纸遮毒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