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警察要我上警车

(2010-08-03 20:59:18)
标签:

赴美探亲

美国警察

热心助人

要我们上警车

分类: 山路水桥又一程

美国警察要我上警车

      ————赴美探亲记忆之七

关于最佳购物方案的趣味数学题

 

  在美国最大的问题不是时差和空气干燥或水土不服,而是语言不通,找不到可以交流的人。

  当地报纸看不懂,电视听不懂,女儿帮我们订了“新民晚报”,无法及时看到当然是“情理之中”的事,关键问题是不像当地报纸那样天天都送,一周送一次、两次、三次都说不准。说是“订阅”,实际上是属于“邮购”,每天开两次信箱基本上都是失望,失望多了,就来个一大捆,让你来不及看。

  女儿女婿借来的碟片,我们也都是“节约着”看,不节约不行啊,一下子看完就没有啦。

  退休前学会电脑打字,来到美国女儿教会了我上网,但是没有电脑怎么上?女儿上下班,电脑是随身带的,下班回来,她们夫妇俩经常还要在电脑上工作。

  女儿家的网线与电话线是一根,第二天上班总有人问我女儿,怎么老是打不通你的电话?以后留学生同学聚会,他们都会惊奇地问我,你老人家会上网?

  说是会上网,实际上也是假的,只能在女儿为我设置的收藏夹里“找”专为我添加的网址,我上网基本上看股票和体育新闻。有时“收藏夹”会被我不小心搞得莫名其妙“失踪”了,我面对屏幕上一片英文,就两眼一抹黑。

  附近没有商店,但是有小公园,她们早晨上班,晚上下班,外孙上幼儿园,外孙女还怀在女儿肚子了,家里冷冷清清,中间那么长的时间怎么打发?

  女儿帮老爸老妈做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家庭地址和女儿女婿姓名和电话,怕我们找不到家,她们也不好找我们。

  确实有过这种情况,有个朋友的父母太自信,结果走丢了,朋友报了警最后才找到。做一块牌子,万一发生意外,可以请好心人和她们联系。

  带着牌子出门,女儿可以放心了。其实我们俩胆子都特别小,即使有了这“狗牌”(我把这个牌子称为“狗牌”,自我“遛狗”时自觉挂在“脖子”上)也不敢走远。

  我们就这样带着牌子开始逛马路了。

  这个社区都是公寓楼,大致上都是在读学生,或是没有稳定工作的买不起房子的小老百姓。

  美国人的热情很是出乎我们的意料,路上相遇都是含笑致意。我们来到马路边要穿马路时,总要先注意一下左右两边的车子。但是马路上的小汽车只要一看到我们的影子,老远就停下来了,示意让我们先过去,我们觉得很不好意思,要让他们先过,可是他们就是不容分说,非得让我们先过去不可。

  路上经常遇到的两个东方人,貌似中国人却都不是,一个是韩国人,一个是越南人。整个小区没见过其他中国人。

  丹佛——这个高原花园城市,绿化确实非常好。

  从人口密度看,这里几乎是一片荒野,但是裸露的土地几乎没有,不是铺着树皮就是种着花草。这里到处可见野鹿、野兔、松鼠。

  我老婆都觉得为什么不种点蔬菜、庄稼,我虽然也有同感,但仔细一想,可能美国不缺土地与物资而是缺人,保留野鹿、野兔、松鼠的原生态会更好。

  就这样,我们在户外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了,活动时间也越来越长了。我们不断进行着新的“探索”,不断有新的“发现”。

  譬如说,我们一直在注意着美国有没有公交车的问题。因为我们的活动半径太小,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以为美国是没有公交车的,实际上就在我们住处很近的地方就有一个××(记忆中是17)路公交车站。
  虽然我们不懂英文,但是从站牌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条路线的公交车班次很少,每班之间相隔时间很长。车站上也难得见到有候车的人,再看车子上面,也是稀稀拉拉的四五个乘客。末班车是下午五点,以后就没有车子了。
  虽然车站上候车的人极少,可是车站还是很宽敞,座位很干净。平时我们兜圈子走累了就坐在里面休息,看到公交来就赶紧走开或摇摇手。
  有一天,末班车刚开走,我们就笃笃定定坐在车站里面乘风凉,一会儿开来了一辆警车,车上下来一个警察,和我们叽里咕噜讲了几句话,指指站牌,又指指手表,请我们上警车。虽然我们一点也没听懂,但他的意思很清楚:他告诉我们末班车已经开走了,叫我们不要等车了,有困难他来帮助我们。
  我们也指指站牌,又指指手表,然后摇摇手。想告诉他我们不是等车的,他似乎明白了,就把警车开走了。
  由于哪个地方很凉爽,很舒服,我们坐了较长时间,这个警察开着警车再次巡逻到车站,看到我们还在,他比前次更着急了,还是指指站牌,又指指手表,再次请我们上警车。
  我们不得不再次向那位热心的警察摇摇手,然后站起身来回家了。回头看,那个警察还在夕阳的余晖下目送我们。我们向他挥挥手,他也向我们挥手回礼,大家都笑了!


相关链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