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杀吃人的“小学奥数”刻不容缓

标签:
小学奥数杂谈封杀吃人的小学奥数刻不容缓教育 |
分类: 精彩草根一言堂 |
封杀吃人的“小学奥数”刻不容缓
今年4月15日,北京理工大学杨东平教授在其个人博客上发表文章《打倒万恶的奥数教育》。在文中,杨教授认为“奥数危害赛过黄、赌、毒”,对此讲法大家评价不一,有人坚决支持,也有人极力反对。所谓持中立立场的旁观者认为“奥数”确实问题不少,但该文言之过激,有赚人眼球的标题党炒作之嫌疑。
就在最近,成都市有关方面宣布了彻底叫停“小学奥数”,成都市小学老师齐声叫好,但是社会上又有人将此决定称之为“简单化”的“一刀切”,虽然大家并不否定“小学奥数”所存在的严重问题,但是觉得应该进行适当的“疏导”,而不是一概的“封杀”。
对此,本人的态度是一贯的明确的:面向初中以上的学生举办有限规模的“中学奥数”是有益无害的,但是坚决反对“小学奥数”。本人理解并支持“小学奥数危害赛过黄、赌、毒”的说法,支持彻底封杀各种形式“小学奥数”的决定。
其实这些观点,在三年前我就正式发表在自己的博客上了,并在去年4月7日发表在了上海《解放日报》第二版的“解放论坛”上了。
“黄、赌、毒”是狼,狼会吃人,这是全民的共识。而“小学奥数”与“堕落”“犯罪”的“黄、赌、毒”有完全不同的概念,“小学奥数”不仅身上披着“选优、培优”的漂亮的“羊皮外衣”,而且头顶上还有个“为国争光”的耀眼光环,要是有人说它也会吃人,很多人是会想不通的。但是也正因这个原因,其祸害就比“黄、赌、毒”更危险几分。
一.“小学奥数”是在吃人。
我是搞数学的,经常遇到亲友、同事、邻居为孩子在学“小学奥数”中遇到的难题前来找我求助。多年来为家长和孩子解决各种疑难“小学奥数”问题过程中,使我深深感觉到“小学奥数教学”问题的严重,它确实是名副其实的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子。
记得六七年前就和上海数学教育界一些专家朋友们讨论过“小学奥数”存在的严重问题,大家和我一样,都有极大的担心。
(1)“小学奥数”教学,基本上是偏题、难题和特殊技巧,基本上是只讲方法不讲原理的。
大家都知道,学习数学最讲究的是掌握数学的概念、原理,学会数学的逻辑思维。而我所接触到的“小学奥数”问题,讲的几乎只是一些方法、技巧、招式、套路,没有一点数学特点的逻辑思维,更没有任何定义清晰的数学概念和意义明确的数学原理。
这些难题、偏题,不要说对于大多数普通家长很难下手,就是非数学专业的博导、院士恐怕也难于招架。就是对奥数有一定心得的我,要让孩子能正确理解并完整接受我的思想,即使兜上几个大圈子,也难于做到。大致上只能让孩子觉得“数学——技巧就是唯一的原理”。
在这里不合适谈过于专业的例子,但是可以简单说几句:
譬如说,相似三角形的概念都没有,平行截线的比例关系却可以随便乱用,还要计算与勾股定理、射影定理和内分定理有关的问题;
譬如说,开方及因式分解的概念都没有,要去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只能在整数范围内乱猜瞎凑。
在我为之答过疑的“小学奥数”学员中,也确实发现到过不少学生的解题技巧被“小学奥数班”训练得相当的高,但是当我问及他们这种方法的原理和根据时,发现他们根本都不知道。他们的回答就是老师说的:“就是这样做的,不会错!”我要是和他们讲一些基本道理,“小学奥数”班的老师知道后,反倒认为都是多余的。
用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小学奥数”优秀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将来适合于干什么事业我不敢妄谈,但是在我看来他们至少是不适合于做数学学科的研究工作的。
(2)违反小学生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
小学奥数的内容、方法和绝大多数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认知水平完全脱节。我接触到不少可以称之为“小学奥数”高手,他们能够跟上“奥数班”的教学进度坚持到底,但是这些“尖子生”其实也都是一知半解,非常勉强。
多少年来,我从一些学生嘴里了解到他们已经学到过那些数学内容,始终觉得教学进程编排脉络不清,内容次序杂乱无章,方法都是零敲碎打,没有有机联系。
根本体现不出“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一点也不符合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
(3)教学目的有很强的功利性,
教和学的双方目的都有很强的功利性:教的方面目的非常明确——是赚钱,收费标准极高。学的方面目的十分明白——把成绩成绩作为升重点初中的敲门砖。
可以说绝大多数学生(家长)今天没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未来没有继续学习数学的意愿。学完奥数取得成绩,去读外国语大学附属中学,全力攻外语了,或到其他学校,功别的课程了。
(4)系统的成熟的教材课本未见,执教老师队伍中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很多。
也许这些小学奥数班有自编的教学资料,但是我在为“学奥数”的小学生答疑辅导时,从来也没有看到过一本系统的成熟的教材课本。
相反,如果不认真研究小学生的认识规律,不注重数学的概念和原理,只追求特殊方法、技巧和公式,那么这样的执教老师恐怕就难言没有南郭先生的嫌疑。
(5)严重地加重了小学生的学习负担,影响了他们健康成长。
小学奥数与学校数学教学完全脱钩,严重地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他们提前告别了童年的乐趣,影响了他们健康地成长。
特别是有一定数学潜质的学生,本来是可以在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下,逐渐造就跨进数学殿堂的,但是由于那么小就被拔苗助长,就不堪重负,使他们学完奥数再也不肯进数学大门了。
说小学奥数“加重了学生负担,扼杀了数学人才的成长”是一点也不夸张的。
二.应该坚决叫停一切形式的吃人的“小学奥数”。
上海叫停“小学奥数”在形式上好像是比较早的,记得2005年之前,教育局的朋友就和我说起过任何初级中学的招生,无论民办公办,都不能看奥数成绩或奥数经历。
但是这几年来,“小学奥数”一直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上海这些名牌初级中学的招生标准,就是吹起“小学奥数”继续存在的“春风”。
我的亲友中,及我所住小区及周边,有不少和我孙女(小学四年级)同龄者,其中有不少小朋友在痛苦地学“疯狂奥数”。我苦于没有力量解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之中。可是这些同学的家长却反倒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不要拿孙女的前途开玩笑,在上海要读一个好一点重点初中,没有奥数成绩,甚至连奥数经历也没有,这绝对是没有可能的。
对于上海各重点初中的招生过程,大家虽然都是心知肚明,但是管理者根本无法严格地执行检查,重点初中的招生工作年年依然是我行我素。
孙女不读奥数是我家上上下下的共识,我就不相信只有重点初中才能培养出人才。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当年哪一个出自重点初中,成才关键还是在自己的努力,这是题外话了。
回到正题,小学奥数本来就不符合教育规律,与其管理者保持着难于执行检查的一纸空文,还不如彻底叫停早就该停的一切形式的“小学奥数班”,明令严禁举办各种“××杯小学生数学竞赛”。
在叫停“小学奥数”的问题上没有任何研究商量与姑息迁就的余地,也没有任何所谓“疏导”、“调整”、“关并”、“巩固”、“提高”等讲法。
现在有些地方“小学奥数”以“小学希数”或者“数学思维拓展班”改头换面的形式出现了,明眼人都可以看清其实质,这些统统都属于应该严格封杀而不被允许的。
成都市的作法是可以拿来借鉴的。
三.有限举办“中学奥数”,可使其不成为“黄、赌、毒”。
客观地说,对于“中学生学奥数”,我觉得不应该一概否定。只要在有限程度和有限规模上举办,那么“中学奥数班”不仅可以不成为“黄、赌、毒”,而且有益于解决我国数学学科的科研队伍的后继有人的问题。
不要说在全国,光说在上海地区,在中学生里就有一定数量是全面发展、学有余力且对数学有特殊兴趣的学生。由教育主管部门出面,由顶级的数学老师主持,招收五六十个学生,办一个免费的中学生奥数班(这样的班一定要免费,否则“奥数经济”的威力绝对不可小看),利用每个双休日两三小时及假期时间,进行细水长流坚持不懈的努力,无疑是一件超级大好事。
招收对象可以通过市级数学竞赛来选拔,当然这样的选拔竞赛命题一定要严格地以高中数学教学大纲为标准,否则又会形成“额外”的指挥棒。
办班的目的必须明确:是引导数学兴趣、发现数学人才、掌握数学概念、学会思维方法和解题技巧,培养搞数学研究工作的后备人才。
绝对不要把应付国际奥数竞赛、参赛夺取名次“为国争光”、“为城市争光”作为第一目标,更不能把他与高考录取加分作任何形式的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