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一个余秋雨,上海人就丢脸吗?

标签:
忽悠乱弹出了一个余秋雨上海人就丢脸吗 |
分类: 忽悠乱弹及其他 |
http://news.xinhuanet.com/life/2007-09/19/xinsrc_4220904190958531634412.jpg
2009-06-09 22:10我写了一篇《不可思议,难道真有慈善家们至今都没有行动?》。其中确实包括余秋雨在内,但是根据报道“在经过一年之后,捐款还没及时到位的”不仅仅是余秋雨一个,所以我山路水桥没点任何人的名。
有好事者匿名留言:“老师没点名,我也就不点名了,给上海人留点面子吧。”我就很纳闷,我是为给上海人留点面子,而没点谁的名吗?我写文章时根本就没有考虑到过这些因自己的“大业”忘了捐款“小事”的慈善家的户籍地址。所以回复道“上海人并不都是无耻的,无耻的并不都是上海人。”
去年10月应在京工作老校友之邀,去北京参加聚会,碰到几个“老上海”说起余秋雨在青歌赛上的精彩“表演”,简直是人人“气愤填膺”:“把上海人的脸丢尽了!”奇怪了,我怎么没有这个感觉。
这使我联想到大概一个半月前,有不少华人(包括海内人士和海外年轻留学生和老华侨)说××在伦敦街头撒泼,“丢尽了中国人的脸”。奇怪了,我怎么也没有这个感觉。
这些都是在三个小时前,与一些即将离校的毕业生朋友聚会吃饭时聊天乱弹的内容之一,他们说:“这不符合你‘愤老’的一贯风格啊!你难道不是上海人,不是中国人了吗?”
非也,我当然是中国人,而且是一个道道地地的土生土长的上海人。
然而我要发问,假如你们的老师我有一天也做了一些丢脸的事,是不是也会有人觉得我“把中国人的脸丢尽了”、““把上海人的脸丢尽了”、“把我们学校的脸丢尽了”?不会的!因为没有人认为我可以代表“中国人”、代表“上海人”、代表我们华东理工大学。
姑且不说涉及上述人物的这些事件其真实程度如何,即使是100%的真实,也是丢他们自己的脸。他(她)愿意把脸丢在哪里,就让他(她)丢哪里。难道他们就能够代表“中国人”或“上海人”吗?
说他们“丢尽了中国人的脸”、“丢尽了上海人的脸”,不是太抬举他们了吗?
“分母那么大,分子那么小:中国有13亿张脸,丢掉一张脸不用大惊小怪;上海有1700万张脸,丢掉一张脸也不足为奇。重要的是,只要我们自己不丢脸就行了。”习惯于用数学来解释世界的我,自然而然地脱口而出。
学生朋友们又要我解释:一般人丢了一次脸会抱憾终身,而这两个人每丢一次脸,都不会捡回来的,怎么他们的脸总是丢不光的呢?
我只好再次用数学的语言和大家说了:“我给大家最后上一次数学课:他们的脸本来确实是有一张,但是只要在第一次丢掉以后不再捡回来,剩下的就是“零张”脸皮了,“零”丢掉一半不还是“零”吗?所以可以每次都丢掉一半而无穷次地继续不断地丢下去的。”
众学生朋友听了哈哈大笑:“忽悠,大大的忽悠!利用数学知识忽悠,精彩!”
哎,这怎么说呢?我说的可都是真话啊··· ···